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综合提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综述了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以及儿茶素单体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分析检测和应用现状,并对各种提取分离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2.以日照绿茶为实验原料,采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案,分析了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综合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得出了如下的提取方案:在搅拌的条件下,用茶叶质量20倍的蒸馏水在70℃分2次浸提,每次浸提45min,在此条件下,茶多酚、茶多糖和的茶氨酸的水提率为13.83%、2.57%,和0.29%。3.以上述水提液为原料,通过溶剂萃取剂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离相结合方法分离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选择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得到有机相和水相,研究了乙酸乙酯萃取次数对茶多酚的得率的影响和溶液pH值对732型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解析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条件:将水浸提液浓缩至固含量的5%,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得到有机相,经减压蒸馏干燥得到茶多酚,同时回收乙酸乙酯,茶多酚的得率为19.78%;调整水相pH值为3.0,通过预处理的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流出液为茶多糖,含量为1.76%;再用pH值8.0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柱体,得到茶氨酸富集液,含量为0.19%。4.以无机盐为成孔剂、热塑性树脂为交联载体,通过共混、加热熔融和溶出无机盐等过程制备多孔负载型凝胶树脂。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平行试验方法,以脱盐率和回收率作为指标,考察了加热时间、加热温度以及热塑性树脂与成孔剂的质量比对多孔负载型凝胶树脂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乙烯:凝胶树脂:氯化钠:碳酸氢铵(质量)=3:2:39:5,加热温度180℃、加热时间50min,脱盐率为83.20%。5.采用多孔负载型凝胶树脂为填料,通过动态吸附和洗脱实验,对儿茶素EGCG单体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分别考察了层析柱的柱径、上样量、洗脱剂浓度和流速对EGCG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量1.5g,浓度为70%的乙醇作洗脱剂,流速定0.8-1.0mL/min。收集馏分,经测试得EGCG的分离度为93.38%、洗脱率为84.51%、提取率为78.92%、纯度大于96.00%。6.分别采用LH-20凝胶树脂和多孔负载型凝胶树脂为填料,分别对儿茶素EGCG单体进行动态洗脱的研究,试验条件为:上样量为1.5g,浓度为70%的乙醇作洗脱剂,流速定位0.8-1.OmL/min。对照试验表明:采用相同LH-20含量的多孔负载型凝胶树脂为填料,EGCG单体的提取率和纯度比分别提高了5.00%和1.00%,且洗脱时间和洗脱剂的用量都明显减少,流速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他文献
为生产优质苹果酒,解决我国苹果酒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苹果酒酵母菌种的筛选开始,对实验室保藏的三株果酒酵母进行了生长特性及苹果酒发酵试验,然后对优质菌株进行发
以马克思对农村公社的认识过程为视角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就不难发现他虽然在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农村公社,但直到晚年才形成对农村公社的准确认识;最初他将农村公社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改进玉溪市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利用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纱织制3种不同规格的精纺毛织物, 通过测试织物的厚度及透气性探讨织物结构参数对织物冷感的影响.采用AQUARESINSR-100T和AQUARESINSR-200Y两种吸
现代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外源氨基酸或还原糖可以通过美拉德反应改变茶叶品质,到目前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氨基酸、还原糖及
本文以茶叶,茶花和茶籽为原料提取茶源多糖,并对茶源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活性以及化学结构的比较,这对于研究茶多糖类物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使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
本文对YL-235A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介绍,分析该设备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法,如:转盘电机堵转解决方法,连续下料时的工件识别和排列组合分拣时人机界面地
ACE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从而起到使血压升高的作用。ACE活性抑制肽可以抑制ACE的功能,使血压降低,因其降血压效果明显且对正常血压无影响、毒副作用小而成为活性肽研究的
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GaN基材料由于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强、饱和电子漂移速度大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在高温、高压、微波、大功率器件领域具有广阔
为了明确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黑龙江春大豆产量损失的影响,在2010~2011年间采用田间小区人工控制杂草的方法,研究了春大豆田发生的混合杂草群落、禾本科杂草群落、阔叶杂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