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s一线治疗突变阳性晚期无脑转移肺腺癌的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c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对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疗效显著,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期(OS)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表明一些临床因素如转移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脑转移被认为是不良预后因素.但是,针对未发生脑转移的患者,其预后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未发生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免疫治疗生物标记物(PD-L1)的表达与靶向治疗疗效的关系,探寻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它们对临床应用的潜在影响,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好评估疗效,同时尽早为EGFR-TKIs疗效不佳患者更改最佳治疗方案,开发出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的病例为2015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EGFR敏感突变(19 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突变)且均接受EGFR-TKIs作为一线治疗的晚期( IIIB期或IV期)无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整理归纳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ECOG评分、吸烟状况、TNM分期、转移器官情况、PD-L1的表达、治疗经过、疗效评价等,分析这些临床因素与PFS的关系.
  采用 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 -Meier 方法和 Log -rank 检验,并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入组病例中,男性患者39例(42%),女性患者55例(58%);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0~83 岁,中位年龄为63岁,其中年龄≤65 岁者51例(54.60%),年龄>65 岁者43例(45.40%);吸烟患者17例(18.42%),不吸烟患者77例(81.58%);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处于疾病晚期,ⅢB期患者4例(3.9%),IV期患者90%;ECOG评分 0-1 分74例(78.94%),2 分及以上20例(21.06%);EGFR基因19外显子突变患者所占比例略高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分别为87例(54)及40例(42.76%);单器官转移39例(42.10%),多器官转移 55例(57.90%);其中35例行PD-L1检测,PD-L1阴性者24例(68.57%),阳性者11例(31.43%);
  2.根据RECIST1.1标准进行评价,截至随访结束,94例患者中共有72例出现病情进展,27例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21.1个月,中位PFS为10.94个月.有39例(41.44%)患者的最佳疗效为PR,49例(52.63%)为SD,6例患者为PD(5.93%),无CR患者.
  3.与PFS有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 PS评分>1分(7.95个月 vs 14.29个月,P=0.020)、吸烟(12.5个月 v s 13.5个月,P=0.037)、肝转移(7.45个月 vs 13.50个月,P=0.028)、胸腔积液(7.45个月vs14.29个月)、多器官转移(10.94个月 vs 16.52个月,P=0.029)和最佳应答为SD(10.74个月 vs 14.71个月,P=0.032)的患者PFS明显缩短;PD-L1表达阳性(13.14个月VS7.45个月,P=0.561)患者对PFS有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转移(12.55个月 vs 14.65个月,P=0.209)、骨转移(12.55个月 vs 14.65个月,P=0.020)、肾上腺转移(15.20个月 vs 15.26个月,P=0.4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胸腔积液(HR=1. 715, 95%CI:1.088-2.706, P=0.020)、多器官转移(HR=1.846, 95%CI:1.242-2.744, P=0.002)及最佳应答为SD(HR=0.591, 95%CI:0.399-0.875,P=0.009)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1.晚期无脑转移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患者使用一代EGFR-TKIs一线治疗的mPFS为10.94个月.
  2.合并胸腔积液、多器官转移及最佳应答为SD与PFS相关,是PFS的独立临床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当下全球肥胖症的流行趋势越来越严峻。然而,目前国内外仍没有研制出高效而无副作用的治疗肥胖的靶向药物。因此,进一步研究肥胖发生发展的机制对于解决这一公共健康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肥胖人群体内常伴随着慢性低度炎症,炎症程度与脂肪组织中糖脂代谢失衡以及炎症损伤有很大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抑制脂肪组织内炎症的发生,并可能对慢性炎症诱导的代谢性损害具有抵抗作用。慢性冷暴露与体育锻炼具有很多相似的
学位
目的比较妊娠相关乳腺癌(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和非妊娠相关乳腺癌(non-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non-PABC)的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CFR)和复发率(relapse rate,RR)差异以及探究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检索MEDLINE(Pu
学位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 based morphometry, VBM)方法,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herpes zoster, HZ)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期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分析区域灰质结构的异常与PHN疼痛的可能关系。  方法:  本研究收集HZ组 33例,PHN 22例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结构组成相对匹配正常健康
学位
目的:检测肿瘤生长抑制基因P47在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P47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30例乳腺癌病人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乳腺组织和20例乳腺纤维瘤病人的瘤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P47mRNA
学位
目的:1.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外周血CD4阳性T细胞(CD4 positive thymocyte cell,CD4T细胞1相对计数变化。2.IL-6和CD4T细胞在AD和MCI中的关系研究。方法:根据Pe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XCR分子的表达,探讨CXCR在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36例MG患者,设健康对照23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外周血CDT淋巴细胞CXCR5的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AchRab及PsmRab水平。结果: MG组CDT淋巴细胞CXCR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5.33,PT淋巴细胞CXCR
第一部分 氟碳纳米粒及CNA35靶向氟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基本特性检测  目的:  制备具有Ⅰ型胶原靶向性的液气相变氟碳纳米粒,检测其基本特性。  方法:  以脂质材料作为外壳,中间包裹相变材料液态氟碳PFP,采用薄膜水化法和声振法制备相变型氟碳纳米粒,检测其形态、分布、粒径和表面电位,筛选出制备纳米粒的最佳条件;通过碳二亚胺法连接Ⅰ型胶原特异性抗体CNA35和氟碳纳米粒,制备可特异性结合Ⅰ型胶 原
目的:高IgE综合征 (HIES)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随访,其临床特征的出现有时间依赖性。因此,探讨不同类型HIES基因突变及其关联的不同临床特征,对临床诊断、疾病预期发展、临床预防性治疗,以及未来治疗发展方向有一定指导意义。  方法:使用SPSS 20.0软件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的20例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高IgE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及查体、治
第一部分 靶向载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基本特性研究  目的 制备抗PECAM-1靶向载药纳米脂质体,并检测靶向载药纳米脂质体的基本特性及连靶情况。  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纳米脂质体,并用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I)标记,采用碳二亚胺法将纳米脂质体与带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化对薄荷醇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气道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条件下培养),雷帕霉素组,以及使用凉性化合物薄荷醇干预BEAS-2B细胞来模拟人气道受冷刺激后的低温状态的薄荷醇组,干预时间分别为:6h、12 h、24 h。从薄荷醇组中选择磷酸化mTOR(p-mTOR)表达最高的一组予以瞬时受体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