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初中普职教结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甘孜州康定县的考察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东部发达地区即将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之际,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还在苦苦挣扎。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初中阶段的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学生的终结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升学率低、就业状况不理想,是民族地区面临的现实境遇。如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兼顾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从而推进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是研究者应着重关注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是初中阶段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升学目标忽视就业需求,是导致义务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民族地区初中实行普职教结合,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途径之一。  本研究发现,影响民族地区初中实施普职教结合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分别来自教育系统的外部和教育系统的内部。首先,受教育系统外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民族地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较低,且存在重视文化轻视技能的思想观念。其次,作为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行政部门未能正确把握基础教育的内涵,把本应兼顾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单一化为升学目标。而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环境也赋予了教育行政部门以维护学校稳定的使命,这也加剧了其对初中教育目标的错误定位。再次,学校的应试教育倾向和缺乏具有职业技能且稳定的教师队伍也影响着民族地区普职教结合的实施。其中,学校的应试教育倾向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学校教育内容根据考试标准选择,以效率最高的传授灌输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以及形同虚设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学校应试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应试教育倾向导致学校教育目标片面化为智育,抛弃了原有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目标,忽视学生的就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独特性来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初中普职教结合的应对策略。根据对民族地区初中实施普职教结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应充分发挥地方宗教领袖的号召力,帮助人们改变轻视技能的错误思想;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民族地区初中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培养一支具有职业教育技能且稳定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渗透。另外,学校应建立健全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并结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本土化的课程体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普职教结合,力求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求,以全面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推动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幽默是指所有能够使人逗乐的现象。了解幽默的加工进程对于推进幽默的社会功能,完善幽默加工的阶段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研究来看,一方面,学者多从行为或功能性核磁共振(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Internet)的普及,计算机通信(CMC,全称为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s)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
本文将有关学者的素养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思想——"价值无涉"视为一种话语,试图通过考察其话语生成的历史语境,来分析有关价值无涉学术困境的实质,并期望借此对同为行业
失业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学术研究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在诸多的失业问题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便是失业人员究竟处境如何,他们的压力来源于哪些方面,这是失业研究中所
从教育史上看,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都与教材的编写、教材的形式、教材的内容与选择“携手共进”。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教材,探讨其历史演变进程中的规律与特点,探索其未
自立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华,是中国人格心理学亟待研究的课题。自立人格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本研究力求
学位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促进着休闲和休闲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一个休闲的时代。休闲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创新课程理念,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迫
民族地区儿童的生活世界具有鲜明的本族文化特征。民族地区儿童的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使用汉语在生活世界中自我证明、自我完善的能力,即使用汉语生活的能力。随着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