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环境新闻语篇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全球变暖新闻为例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凸显,这使得学者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在语言学领域,许多学者也在试图研究怎样通过语言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旨在探讨怎样通过语言的力量来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许多学者分析了如文学语篇、广告语篇以及演讲语篇,但还鲜有学者对新闻语篇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尤其是环境类新闻语篇。
  基于此,本研究以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模式为分析框架,以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为主题,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二十篇关于全球变暖的英语新闻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主要包括对环境新闻文本中的小句进行及物性过程和参与者角色进行描述,揭示出及物性过程小句所隐藏的非生态因素以及探讨了语言与生态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描述层面上,除行为过程外,其它五种及物性过程在文本中均有出现,出现最多的小句过程类型是物质过程,其次是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在文本中运用较少。在解释层面分析过程中,首先,综合了国内外有关生态的思想,建构出了本文的生态哲学观,即“维持物种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接下来,在生态哲学观的指导下,对环境新闻语篇进行解释层面分析。通过语言本体分析,我们发现,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均存在非生态因素。物质过程小句可以隐藏事件施事者,而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小句仅关注事件本身而忽略事件的动作和过程。此外,这些所有过程类型小句在事件关注点上也存在着非生态思想。一方面,这些新闻语篇小句主要关注全球变暖现象对人类本身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对于非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影响关注不足。另一方面,所选新闻语篇主要关注生态环境事件本身,而对于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关注有所不足。这不利于人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行为方式。新闻报道中所反映出的这些“非生态思想”均与本文的生态哲学观相反。在阐释层面上,本文主要分析了语言对生态的作用。一方面,语言反映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语言又可以能动地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不同的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也会对人们的生态保护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上,本文在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对环境新闻中的话语进行了生态分析,增强了框架的可应用性,丰富了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实践层面上,该研究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有利于人们更加重视对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
其他文献
《子夜》作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里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在1933年年初出版后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其后的二十世纪里,《子夜》获得的评价随着社会政治环境、文学研究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子夜》诞生的三十年代,茅盾受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怀着“感时忧国”的理念笔耕不辍,开辟了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天地。到了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子夜》不断被政治话语遮蔽与修改,逐渐变成只剩阶级思想价值的模式化文本。改革开放以后,文学
学位
都市边缘人群体构成了黄咏梅中短篇小说的主要形象,但小说的涵盖范围和深层意指不止于此。黄咏梅小说发掘了都市中人在面对转型期时,所潜藏的焦虑、空虚、孤独、厌倦、认同困扰等具有普遍性的“边缘状态”,并在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中表达了作家对其背后关于精神状态与生存本质的思考。  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形成背景,将其视为时代内在冲突的缩影和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现象,主要从代际冲突、城乡
学位
“红色经典”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一部红色作品的经典化历程,凝聚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信息,再现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风尚。  《青春之歌》代表了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创作成就。从诞生之初的街头巷尾争相传阅,到引发文艺精英与普罗大众大讨论;从作家主动修改,到“重写文学史”的人性化反思总结;从新时期大众阅读境遇“遇冷”,到如今的学界的多元化解读,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推移,《青春之歌》的评
“零余者”形象是观察时代症结的精神样本,描述了知识分子因无法找到可以认同的价值据点而呈现出飘零的存在状态,在现实内涵中展现为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冲突或者与自我的内在冲突,自动生成为“零余者”的文学研究价值。此外,作者亦是时代个体,对待“零余者”采取的态度差异也值得探讨。本文试图从“零余者”与自我、社会、作者三个维度切入,梳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零余者”形象,基于不同时代的
学位
《围城》的接受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半个世纪里,《围城》经历了争议→沉寂→狂热三大轮考验,最终实现了学术界和民众全方位的接受,确立其文学经典地位。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回顾和考察了《围城》在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双重变奏下不同时期的解读和读者接受情况。《围城》1940年代一出版,即引起了学术界两极化纷争。新中国前三十年,左翼话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与政治紧密捆绑,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围城》在大陆销声
学位
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总是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涌起,中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打工潮的涌起,外来务工群体在不断壮大,截止2006年末全国的打工者多达1.3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打工文学正是在反映打工者漂泊异乡的感受中应运而生的,真实地反映了打工者的漂泊心理,乡愁、情怅、理想、志向等等。打工文学也因此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城市
美国总统就职演讲是让受众了解新任总统对美国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态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美国总统构建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第一人称主格代词是频繁出现的语言现象。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第一人称主格代词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及物性系统为分析工具,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1)以第一人称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呈现怎样的分布特征,以及第一人称主格代词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发挥怎样的语用功能?2
互联网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其对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这样一个大型开放网络课程应运而生,国内有许多慕课平台先后建立。对于慕课学习者的研究逐年增加,但是关于慕课平台上外语学习者动机和策略的研究并不多,且关于二者在慕课学习环境下相互联系的分析更少。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慕课平台的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学
学位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网络在线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与传统的线下英语教学模式一样,教师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线上英语课堂中也受到高度重视和普遍运用。国内外学者在教师课堂提问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针对某一课型及不同经验值教师进行对比的研究较少。因此,对教师提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教师提问较为频繁的阅读课型,对新手教师和
过去的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对象大多着眼于语言符号,较少关注其它社会符号。而当今社会,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语言文字,人们也会借助于图片、声音等载体来传递信息。图片、颜色和声音等多模态符号在信息的有效交流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同一个文本中,语言之外的社会符号对于理解语言及其应用的作用不可忽视(Kress(2001)。因此,从多模态的角度进行话语分析是不可避免的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