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支承条件下双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响应分析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动力学特性对飞机的性能以及飞机发生故障的原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建模异常困难。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带机匣双转子试验器为参考,分别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和截锥壳单元法对其双转子系统和机匣进行有限元建模,得到了试验器的整机有限元模型。  基于某航空发动机带机匣双转子试验器所建立的带机匣双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本文先通过仿真计算不同转子位置故障传递到机匣的响应,得到不同转子故障位置最佳响应测点,再通过改变机匣厚度从而得到具有不同机匣-转子质量比的整机系统模型,研究了不同机匣-转子质量比对双转子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机匣材料方面,研究了采用不同机匣材料对双转子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匣-转子质量比的增大,机匣的振动先减小后增大,从优化整机振动响应角度出发存在最佳质量比,当机匣-转子质量比约等于0.45时,整机系统的振动最小;采用不同材料的机匣对整机系统的临界转速影响不大,但对整机系统振动具有一定影响,当机匣采用合金钢时,整机系统的振动最小,采用铝合金时,整机系统的振动最大。  飞机进行机动飞行时,过大的机动载荷会导致发动机发生故障,然而故障原因也与其他因素有关。本文研究了俯冲拉起机动飞行条件下机匣支承刚度、安装节支承刚度与机动载荷对双转子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机匣支承刚度与机动载荷对发动机产生转静子径向碰摩的影响较大,而安装节支承刚度对发动机产生转静子径向碰摩的影响较小;机匣测点振动随机匣支承刚度的减小而减小,而随安装节支承刚度的减小而增大;机匣测点振动能够反映机动载荷的影响,但并不能反映机动载荷影响的程度。
其他文献
中国高速铁路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建成了1.9万公里高速铁路,形成了一个基本覆盖全国的巨大高速铁路网络。由于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类型较多,且不同的线路通常采用不同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命脉,而高速客运则是其中最迅速、安全、舒适的运输方式。在经历了六次大提速以后,我国新研制的高速客车最高运行速度将达到350 km/ h ,这给
利用地面电法资料对半空间中(即地下)目标空间定位一直是人门十分关注的一项前缘课题,在地球物理界曾有不少人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就适用方面而言,其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具
机车是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装备,是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物质基础。机车维修是保持和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维修的核心内容是其主体对象(机车)的修程确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机
目前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我国冷冲模具目前的设计与分析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工艺人员的技巧,设计合理与否、制品有无缺陷只有通过试模才知道,使得
该文以热液成矿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体系为指导思想,在矿源层-构造-成矿统-动力学体系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矿床的成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成矿成晕机制等,系统总结论
概念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概念设计阶段的信息通常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这给设计创新提供了空间,同时也给设计自动化带来巨大的挑战。设计师手绘草图直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设计方式,构造了新型的支持创新过程的设计系统,在新产品的设计或创新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将手绘草图识别技术和机构运动分析相结合,构建面向草绘的机构设计与评价分析的技术体系。为此,研究了基于电磁感应式手绘板的数据采集机理,
微致动器作为微电子机械的核心驱动元件,一直都是MEMS研究的热点和突破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MEMS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场活化聚合物是电子型电活性聚合物中的一类膜状的绝缘塑料,具有柔软、富有弹性、重量轻、类似动物的肌肉诸多特点,特别是它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会产生大幅度的应变,其变形率远大于压电陶瓷等传统的电致伸缩材料,驱动效率高,抗振动性能好,这就使得这类材料具备了作为微型机械中电致动器(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