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电磁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干扰电子设备运行和电磁波的辐射/污染危害等问题,尤其军事领域的信息安全以及隐身科技的需求,加速了吸波材料的广泛研究。吸波材料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它通过材料的各种不同的损耗机制将入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者是其他能量形式而达到吸收电磁波的目的。未来,5G时代的到来,无线充电的普及,汽车的电子化和智能化,电子设备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简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等,使得具有“薄、轻、宽、强”特性的吸波材料需求市场更大。碳材料因其可调控的电导率,低密度,形貌可控和来源丰富等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吸波材料研究中。氧化锰具有一定的介电性质,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势,使得它成为有吸波应用潜能的金属氧化物。然而,氧化锰自身介电常数很低,限制了其在吸波领域的应用。将多形貌的碳材料与氧化锰相结合进行纳米尺度构筑,不仅可以发挥出二者固有的介电性质,同时二者产生的多重界面,以及协同作用也会增强阻抗匹配特性和微波衰减性能。本论文采用剪切辅助超临界CO2流体法剥离天然鳞片石墨制备薄层石墨,以及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相结合制备不同形貌的氧化锰与碳材料的复合材料,进行多重界面的构筑,并研究其电磁波吸收性能。剪切辅助的超临界CO2流体剥离后,大块厚层的天然鳞片石墨被剥离成为厚度和横向尺寸不同的薄层石墨。通过改变剥离次数,分析不同厚度和横向尺寸分布的薄层石墨的吸波性能。剥离两次的薄层石墨,是由25 wt%的小尺寸石墨片分散到75 wt%的大尺寸石墨片组成的,可以实现较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和有效的界面极化作用。当在石蜡中的填充量为20 wt%时,在4-8 GHz和10-18 GHz频率范围内实现反射损耗值低于-30 d B的吸波性能。在厚度1.49 mm,频率15 GHz时,可以实现最小反射损耗值为-49 d B,有效的吸收频带宽度为4 GHz。为了拓展石墨粉体的实际应用,分别将薄层石墨分散于聚偏氟乙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酯中制备得到薄膜材料,结果表明薄层石墨在聚合物中分散的质量分数对吸波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配比例,可以实现优异的吸波性能,剪切辅助的超临界CO2流体剥离制备的石墨粉体在吸波领域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采用水热法,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并且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蔗糖作为结构导向剂,共同调节制备得到立方体结构的Mn CO3/C,在高温煅烧过程中,Mn CO3分解得到短链条状的MnO,大量短链条状的MnO共同维持了立方体结构,链条状的MnO之间产生了很多空隙。通过高温分解乙炔,在MnO立方体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碳沉积后,得到不同厚度的碳包覆MnO立方体结构。碳包覆后有效的提升了阻抗匹配特性和电磁波衰减特性,其中[email protected]在石蜡中负载量为40 wt%时,调控厚度1.5 mm-5 mm,都可以实现低于-20 d B的反射损耗值,最小反射损耗值可以达到-50 d B,厚度为2.11mm时有效吸收频宽可以达到6 GHz。以中空海胆状MnO2为前驱物质,煅烧得到具有多孔道的MnO颗粒团簇。通过在MnO颗粒团簇的空隙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有效的改善了纯碳纳米管的阻抗匹配特性,展现出优于纯碳纳米管的吸波性能。MnO/CNTs-1在负载量为20 wt%时,可以通过调控厚度2-5 mm,在4-18 GHz下其反射损耗值均低于-10 d B,最小反射损耗值为-50.6 d B。MnO/CNTs-3在负载量为10 wt%时,可以实现-44.6 d B的最小反射损耗值。MnO/CNTs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比例增加时,可以有效地降低MnO/CNTs在石蜡中的填充量,就可以实现优异的吸波性能。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MnO纳米线表面沉积碳,构建MnO@C核壳结构的纳米线,通过对核壳结构MnO@C纳米线进行刻蚀得到豌豆荚状的MnO@C纳米线。通过对MnO@C纳米线进行电磁波吸收性能测试,核壳结构的MnO@C-2纳米线在30 wt%填充量下的最小反射损耗值为-47.4 d B,豌豆荚状的MnO@C-2a纳米线在10 wt%的填充量下最小的反射损耗值为-55 d B,在厚度为2 mm时可以实现6.2GHz的有效吸收频宽。碳层包覆MnO纳米线的核壳结构可以获得较优异的吸波性能,通过刻蚀掉部分MnO颗粒,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空隙和空腔,强化界面极化作用,使得豌豆荚状MnO@C纳米线展现出更优异的吸波性能,且从30 wt%的填充量降低到10 wt%的填充量,实现了质量轻,吸收强和吸收频带宽的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四川盆地内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是我国天然气供给、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仍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储层中孔隙、孔洞、裂缝并存,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多样,非均质性较强;其次,储层气-水关系复杂,部分储层边底水活跃,非均匀水侵导致稳产困难;第三,不同孔隙类型储层中的渗流特征、产气速度和采收率差异大,关于储层物性下
学位
川西坳陷储层具有多层叠置、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的特征,该类储层渗流特征与现有气井试井模型假设不匹配。目前川西坳陷地区气藏使用多层酸压合采的开发方式开采,但其酸压改造效果评价困难、储层边界认识不清等问题突出,对该地区的高效滚动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建立相关复杂气藏试井模型对产能评价及储层参数解释至关重要。论文从多层合采复杂储层渗流问题出发,建立了适应于目标区块的试井模型,提出了评价储层酸压改造效果的方法
学位
含硫化合物是石油中重要的杂原子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为原油的来源和成熟度分析提供判断依据。在石油工业中,含硫化合物是清洁油品生产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噻吩类化合物由于脱除反应活性较低则是脱硫的重中之重。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分子构型(如形状、结构、尺寸等)与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必须根据石油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特性设计相应工艺参数和催化剂,因此,石油含硫化
学位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是深水油气生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通过耦合旋流和重力效应实现油气分离。现有GLCC存在操作域窄、工况点偏离设计点后极易发生气相带液现象(LCO),从而导致设备分离性能下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厘清GLCC内部的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但前人的研究大都忽视了液膜流型在GLCC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某一工业缩尺GLCC为对象,聚焦其上部筒体内的气液流动现象,以液膜
学位
余热回收利用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目前能源问题的两条途径。针对温度不同的低温余热资源选择合适的余热利用方案对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对于余热回收系统的集成方法尚不完善,已有的能量性能指标对于不同利用目的的余热回收系统并不适用。在开发新能源方面,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被认为是未来潜在的新型可持续能源。采用CO2/H2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耦合甲烷重整制氢过程的新方法可以提高置换开采效果,降低
学位
重油中含有较高的镍、钒含量,镍、钒化合物的存在对重油加工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重油镍、钒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吸附行为能够为重油镍、钒的脱除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综合利用高分辨质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重油中镍钒卟啉的分子组成、典型镍钒卟啉的轴向配位性质以及镍钒卟啉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电化学氧化的电喷雾电离(ESI)质
学位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资源储量大、能量密度高、分布广泛和燃烧洁净等特点,是重要的绿色接替能源。降压开采法被认为是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最经济且最有效的生产策略之一。明晰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和生产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分解空间差异性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均尚不清楚。本文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分解空间差异性展开了系统地研究。本文搭建了一套新型
学位
过程工业的总图布局是一个纽带,能够将各种不同的过程系统结合起来。因此,过程工业总图布局对企业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过程工业的总图布局一般是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根据经验人为手动设计。这种方法无法确认各种过程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布局设计的影响,也无法得到最优的布局设计。因此总图布局的优化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主
学位
作为维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能源,近年来我国成品油需求不断增长。成品油管道作为成品油运输的主要方式,对于炼厂与下游市场的连接起到关键作用,在区域能源供应链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成品油管道采用多批次顺序输送、多点注入/分输工艺,水力工况变化复杂,耦合水力的管道调度优化研究对管道的运行安全、输送效率以及下游市场油品的供应都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成品油管道的水力复杂性,本文首先基于离散时间表达以输油泵
学位
石油沥青质给石油的开采、储运及加工过程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作为石油中最复杂的组分,沥青质的结构和组成一直以来都是石油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沥青质本身的复杂性让赋予它一层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沥青质含有了石油中的大部分金属元素,石油中金属化合物由于沥青质的遮盖而至今没能被全面表征。深入探究沥青质中金属化合物尤其是镍、钒化合物的组成,不仅能够全面认识石油中的金属的存在形态,更有利于以此为切入点,逐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