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需要各方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与其他国家已经成熟的全科教师体系不同,我国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落后的特殊情况使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应运而生。因此,他们的生存状态应该受到重点关注。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生存状态,有利于提升他们生活、工作的质量,也有利于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当前,有学者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知识需求进行了研究,但针对其生存状态问题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较少,而他们的生存状态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以H省12个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生存状态问题。本文首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H省12个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认为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存在严重失调;年龄在26-35岁居多;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生存状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社会舆论给予教师过多压力。(二)政府的相关政策未落到实处。(三)学校“软件”环境的缺失。(四)自身缺乏目标和长远的规划。根据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来改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生存状态:(一)社会支持系统要大力完善:首先提高社会地位,关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处境。其次,增强社会各界的认可度,公正地评价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二)政府相关政策条例要落实:首先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教师生存质量。其次,设立专项资金,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最后,缩短城乡教育的差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三)校园“软件”环境要优化:首先,缔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营造自由民主氛围。其次,构建和谐化的人际关系,创设自在相处模式。(四)教师要多注重自身的发展:首先,关爱自身,适度调节压力。其次,寻回初心,激发职业热情。最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想要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也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对职业道路要有长远的规划,要结合自身当前的水平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教师应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的发展,有效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