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中的《诗篇》是希伯来诗歌的代表作,记录了犹太人对上帝的颂赞诗。《诗篇》的翻译与《圣经》翻译同步进行,因其自身的文学特性和语言特点吸引了众多文学家和翻译家的关注。著名学者吴经熊采用中国古体诗对《诗篇》进行翻译,其译本《圣咏译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文学色彩。诗学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成为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将诗学引入翻译研究,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代主流诗学的操纵。在其著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中,勒菲弗尔指出诗学的构成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原型人物以及象征等,另一部分是文学在社会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试图从勒菲弗尔翻译诗学的角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吴经熊的《诗篇》译本《圣咏译义’》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从宏观角度将吴经熊的《诗篇》译本《圣咏译义》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下分析,以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受到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及其对翻译策略等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对吴经熊的《诗篇》译本《圣咏译义》的语言和体裁等进行分析,探究诗学在译本中的体现。经过分析,本文发现在新文化运动下主流诗学与中国传统诗学碰撞下,吴经熊的《诗篇》译本《圣咏译义》因受环境及自身翻译诗学观的影响更具中国传统诗歌风采。而在微观层面上,诗学的影响也体现在吴经熊的《诗篇》译本《圣咏译义》语言、体裁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翻译过程不可避免的受到主流诗学的影响,但是译者的个人诗学观和译本所处时代的读者观都成为影响译者翻译观念和译本成形的关键因素。对于《诗篇》这类西方经典诗歌的翻译,译者自身诗学翻译观与主流诗学共同作用是其同时符合时代潮流和富有个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