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融资是其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无论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规模有多大差别,都难以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和对长期资金的渴求。因此,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融资方式具有多样性,如保留盈余、折旧、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通过这些方式所融资金占总融资的比重,就构成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并表现出企业的融资偏好,这一偏好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现代西方经济学界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深入探讨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并建立了成熟的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体系,并在西方各国的企业融资行为中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资本市场发展也不成熟,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研究不能照搬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理论,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存在二元股权结构,它的产生有深刻的制度背景和思想根源,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到今天已基本完成,它为资本市场规范运行奠定了制度基础,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机制性问题,为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推进市场创新发展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股权分置改革,以西方资本结构作为依据,研究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通过本文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怎样的融资偏好?(2)形成这样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这些影响因素在股改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及变化的趋势?为系统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了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全文分为5章,分别为: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首先对融资偏好的理论基础—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现有的国内外融资偏好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第3章是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其次,理论分析了股改前后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选择时可能存在的差异,并提出研究假设,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将符合“优序融资理论”;接下来,进一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形成原因,得出股权结构是影响融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第4章在第3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我国上市公司的2004年和2007年的截面数据分别代表股改前和股改后,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国有股东的控制机制仍然缺位,广大流通股股东控制权集合机制尚未形成;管理者持股比例极低,无法起到激励作用;资本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是缺位的;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率、收入波动性和获利能力对上市融资行为有影响。第5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改善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比例——由“一股独大”到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提高管理者持股比例,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国外战略投资者等五个方面的对策。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