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这种新型传媒样态的产生与发展,在21世纪的现代公民的现实生活中,它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新媒体依靠其自由、开放、包容的虚拟环境,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漫游,人们通过新媒体网络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各种文化与价值观通过网络产生着碰撞。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公众的道德层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新媒体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抽象性,加之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所营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使得身处其中的社会公民的既有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媒环境,这就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提出了挑战。此外,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而言,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适应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但是,也正是新媒体所提供的新型传播方式、手段以及内容为传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如何在全球传播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增强其道德教育功能就成为了一个具有理论以及实践价值的课题。
新媒体道德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四个结构要素组成,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而使得新媒体具备了道德教育功能的属性。传播者是新媒体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新媒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因此传播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极高的能力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受传者,也就是受众,是指新媒体道德教育活动信息的接受者,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需要各不同,在信息选择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对传播者发布的内容进行自主性选择。道德教育主题在内容上虽无新旧之分,但是由于其所处的新媒体环境,它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更便于获得受传者认同和接受的优势。而具体传播媒介的恰当选择,以及将其与传统媒介有机结合,才能将道德教育的效能最大化地得以发挥。系统内部各要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规律指导下形成一种完整的结构系统。新媒体道德教育系统要素不仅具有整体性的结构与规律,还具备要素之间、不同传播类型以及内化外部材料的转换性关系,同时在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包含了自调性关系。
得益于新媒体道德教育功能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关系的确立,新媒体的个体性和社会性道德教育功能才能被发掘。对公众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产生作用的个体品德形成功能,能够对个体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产生影响的个体智慧发展功能,以及可以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的个体审美愉悦功能,共同构建起新媒体的个体性道德教育功能。新媒体在具备个体性的道德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社会性道德教育功能,它由四个重要环节构成。新媒体具有优化道德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对于教育评价以及道德评价的优化;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新媒体具有道德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形成舆论的方式,对道德教育环境发挥监督功能;运用不同的新媒体形式来承载道德教育内容,从而在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载体功能。
面对新媒体时代给社会公众精神世界带来的冲击,我们要明确发挥新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是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是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自身需要。但新媒体环境十分复杂,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新媒体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比如新媒体相关立法与监督的失位、媒体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从业者无视职业道德以及受众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只有确立发挥新媒体道德教育功能的指导思想,健全新媒体立法与监督机制,加强新媒体的行业自律,加大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提高道德教育对象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将新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彻底激发出来,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新媒体道德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四个结构要素组成,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而使得新媒体具备了道德教育功能的属性。传播者是新媒体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新媒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因此传播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极高的能力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受传者,也就是受众,是指新媒体道德教育活动信息的接受者,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需要各不同,在信息选择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对传播者发布的内容进行自主性选择。道德教育主题在内容上虽无新旧之分,但是由于其所处的新媒体环境,它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更便于获得受传者认同和接受的优势。而具体传播媒介的恰当选择,以及将其与传统媒介有机结合,才能将道德教育的效能最大化地得以发挥。系统内部各要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规律指导下形成一种完整的结构系统。新媒体道德教育系统要素不仅具有整体性的结构与规律,还具备要素之间、不同传播类型以及内化外部材料的转换性关系,同时在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包含了自调性关系。
得益于新媒体道德教育功能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关系的确立,新媒体的个体性和社会性道德教育功能才能被发掘。对公众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产生作用的个体品德形成功能,能够对个体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产生影响的个体智慧发展功能,以及可以为受众提供审美享受的个体审美愉悦功能,共同构建起新媒体的个体性道德教育功能。新媒体在具备个体性的道德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具有社会性道德教育功能,它由四个重要环节构成。新媒体具有优化道德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对于教育评价以及道德评价的优化;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新媒体具有道德教育引导功能;通过形成舆论的方式,对道德教育环境发挥监督功能;运用不同的新媒体形式来承载道德教育内容,从而在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载体功能。
面对新媒体时代给社会公众精神世界带来的冲击,我们要明确发挥新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是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是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自身需要。但新媒体环境十分复杂,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到新媒体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比如新媒体相关立法与监督的失位、媒体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从业者无视职业道德以及受众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只有确立发挥新媒体道德教育功能的指导思想,健全新媒体立法与监督机制,加强新媒体的行业自律,加大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提高道德教育对象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将新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彻底激发出来,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