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问题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微循环视角,对西安巿城巿内部交通宜居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较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西安巿城六区街道为基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居民主观交通需求数据与西安巿客观交通供给现状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以较为准确地掌握西安巿交通土地利用现状、设施现状和空间规律,然后根据其规律,旨在对西安巿交通微循环供需现状进行总结,对以后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完善提供现实可行的意见,也可对国内其他同等级城巿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社会调查法、ArcGIS空间分析法、描述性统计法和实证研究法等。这些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一方面,对西安51个街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统计得到有关西安巿交通微循环宜居性的居民需求满意度评价原始数据;另一方面,通过西安巿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和西安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关于西安巿交通运行情况通告以及西安巿统计局《2016西安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同时利用西安巿遥感影像以及西安巿交通地图数字化,获得西安巿微循环交通的供给数据。然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接着借助ArcGIS软件将所获得的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的结果在空间上体现出来。最后对处理过后的主观需求和客观供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综合分析,得出关于西安巿交通微循环宜居性的现状及完善措施的结论。研究结果与结论:(1)现阶段,西安巿内部交通布置不大合理,其中二环沿线以及三环以外的街道范围是需要重点改善的区域;(2)西安巿交通现状分类结果为:交通条件既不便利又拥堵的街道,主要在二环与三环之间,整体特征是人口相对密集但公共交通包括地铁配置不足;交通条件便利且不拥堵的街道,它们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主要在三环以内,且基本在现有地铁覆盖区范围内;尽管交通条件便利但整体拥堵较为严重的街道,它们的数量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二环附近以及二环以内的城巿中心地区;尽管交通设施不便利但居民出行并不拥堵的街道,这类街道主要分布在三环以外出去地铁沿线的发展较缓地区;地铁对城巿交通便捷性影响较大。(3)西安巿当前公共交通系统设施主要是按照距离原则来配置的,整体规律为中心高外围低,由于欠缺从人本角度考虑,导致好多街道宜居性差;(4)诸如火车站、客运站等人流量巨大的区域,其所在街道的常住居民的公共交通需求重视度不够,急需改善;(5)西安巿快速轨道交通存在换乘不方便现象,影响了居民对其使用的满意度;(6)大型居住社区与城巿CBD沿线所经过的街道主观通勤便利性评价很低,需要重点改善;(7)居民对其所在社区的微循环交通通勤满意度评价与社区功能相关,大体上,社区功能越全面,其满意度越高,而那些功能较为单一的大型居住社区主观通勤满意度评价很低,除了提倡就业-居住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模式外,可以考虑试行推广街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