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党内政治生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总体上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健康发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急需从根本上净化党内政治文化这个“灵魂”。党的十九大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要求,推动着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向纵深发展。故此,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角度界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并厘清了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为正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一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文章认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政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政党成员在共享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取向。离开党员共同的行为取向,党内政治文化将成为不可名状之物。此外,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制度制定者的价值追求渗透于党内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从党性特征上看,它具有本质的先进性、坚定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政治性。从功能上看,它不仅能够培育党员政治人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且对于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
第二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生成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是怎么来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文化成果和党的政治实践基础之上的。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及其发展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渊源;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实践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历史轨迹。
第三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文章认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现象。这些现象虽是支流却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危害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封建残余文化的影响、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以及部分党员的主观懈怠所致。
第四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取向的研究,旨在回答“新时代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本章从观念、行为、制度三个向度搭建起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框架。观念向度上,通过坚持辩证唯物世界观、树立共产党人人生观和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体现积极健康。行为向度上,明确以知行合一为党内行为建设的指导原则、以规范自觉为党内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以垂范表率为党内行为建设的理想追求体现积极健康。制度向度上,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依规从严的制度执行体现积极健康。
第五章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思路、举措和经验的研究,旨在回答“十八大以来党是怎样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的成因,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肃清封建残余文化负面影响,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防止资本逻辑向党内政治生活扩张,注重党性锤炼以解决部分党员主观懈怠问题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新思路。遵循这个思路,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以政治生活为依托,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评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通过这些举措积累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这些经验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研究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本问题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思考。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角度界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并厘清了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为正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一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文章认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政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政党成员在共享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取向。离开党员共同的行为取向,党内政治文化将成为不可名状之物。此外,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制度制定者的价值追求渗透于党内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从党性特征上看,它具有本质的先进性、坚定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政治性。从功能上看,它不仅能够培育党员政治人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且对于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
第二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生成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是怎么来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文化成果和党的政治实践基础之上的。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及其发展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渊源;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实践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历史轨迹。
第三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文章认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现象。这些现象虽是支流却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危害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封建残余文化的影响、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以及部分党员的主观懈怠所致。
第四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取向的研究,旨在回答“新时代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本章从观念、行为、制度三个向度搭建起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框架。观念向度上,通过坚持辩证唯物世界观、树立共产党人人生观和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体现积极健康。行为向度上,明确以知行合一为党内行为建设的指导原则、以规范自觉为党内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以垂范表率为党内行为建设的理想追求体现积极健康。制度向度上,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依规从严的制度执行体现积极健康。
第五章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思路、举措和经验的研究,旨在回答“十八大以来党是怎样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的成因,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肃清封建残余文化负面影响,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防止资本逻辑向党内政治生活扩张,注重党性锤炼以解决部分党员主观懈怠问题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新思路。遵循这个思路,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以政治生活为依托,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评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通过这些举措积累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这些经验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研究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本问题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