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对地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要。自然环境复杂以及内部社会经济差异显著的攀西地区,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带来了生态恶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概括攀西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现状、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并且从景观格局、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评估三方面对攀西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攀西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攀西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丰富,并且结构较为合理,主要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区内林地面积比重最大。1990年至2015年期间,攀西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耕地和草地大面积减少,主要转换为林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多,其中水域面积在2010年后增长迅猛,呈非线性的特征。从攀西地区内部四个分区来看,差异较大,其中南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与攀西地区整体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所不同,1990年至2010年间,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趋势与攀西地区整体相近,但2010年至2015年五年间,南部地区耕地和草地面积开始增加,其耕地面积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该区域内林地面积减少,转换为耕地面积;大小凉山地区2010年后林地面积增速迅猛,5年间增加1673.38平方公里,比重达到18.82%。(2)坡度对攀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重大,坡度>25°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大面积草地和耕地转化为林地和未利用地;高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大,海拔在3000m-4000m的地区,有77.28%的耕地转换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草地在中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转换较多。土壤对耕地和草地的影响较大,黄棕壤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尤其严重,水稻土和红壤地区的草地减少较多。社会经济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中,农业人口、农业产值、粮食单产等驱动因子对攀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重大,其中南部地区受政策的影响,耕地面积从2010年开始增加。(3)从景观格局看,攀西地区以草地斑块破碎程度最高,受人为活动的干扰最强,林地处于绝对优势的重要地位;从区域来看,木里盐源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偏低,安宁河谷和南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南部地区和大小凉山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强,木里盐源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从生态服务价值上看,25年来,攀西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持续增长,但南部地区与攀西地区整体趋势相异,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从生态风险上看,攀西地区的生态风险整体格局较为稳定,且持续降低。虽然低生态风险区域面积持续增加,但是较高生态风险区域以及高生态风险区域面积也在增加,主要是由于盐源县中部地区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所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