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载体和一种非正式制度,对于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企业都十分注重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关注组织间合作。连锁董事作为社会网络的众多形式之一,它既具有社会网络的普遍性质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并且连锁董事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能够从个人层面带动企业层面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无论从重要性或是普遍性而言,连锁董事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盈余管理行为也普遍存在于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盈余管理行为不仅会对企业财务决策有用性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现象为背景,考察盈余管理的在企业之间的传染情况。本文选取2009—2014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连锁董事与企业之间盈余管理传染的影响机制,然后进一步区分了连锁董事的背景特征来进一步研究了连锁董事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对于企业之间盈余管理传染可能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企业财务与会计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董事的兼任现象会导致企业之间盈余管理的传染效应。同时,这种传染的强弱与作为“传染渠道”的连锁董事的个人背景、担任职务以及监管程度等因素有关。即:有连锁董事的两家企业盈余管理存在传染效应,而且这种传染只在具有连锁董事时才出现。当董事连锁解散之后,这种盈余管理传染效应随即消失,并且当连锁董事为独立董事或具有财务背景或担任财务相关职务时会强化这种传染。本文的实证结果能够更进一步地解释连锁董事对于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能够为监管机构制定法律法规以及企业本身对于企业制度的定制提供参考,同时还能够为投资者对具有连锁董事的上市公司进行价值判断以及投资定位时提供相应的信息与帮助。本文的研究对于监管部门对于董事兼职行为的监督规范,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