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闭塞性支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潮气呼吸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改变,以及有无特应性体质的毛细支气管炎潮气呼吸肺功能、FeNO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小儿呼吸一科门诊、住院部就诊,符合闭塞性细支气管炎(0~36个月)和毛细支气管炎(0~24个月)诊断标准患儿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共收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30例,毛细支气管炎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有无特应性体质分为特应性体质组和非特应性体质组各30例。收集对以上入选患儿的年龄等基本信息,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和FeNO检测。主要参数有:每公斤体重潮气容积(Tidal Volume/kg,TV/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气达峰容积比(VPEF/VE),呼气峰流速(PF)和FeNO。对各个参数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吸呼比[(0.59±0.09)%]、tPTEF/tE[(16.43±8.79)%]和VPEF/VE[(20.09±6.58)%]降低,PF[(168.30±60.42)ml/s]升高。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FeNO[(31.83±16.03)ppb]升高。3.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体质组和非特应性体质组比较,特应性体质组tPTEF/tE[(16.85±4.69)%]、VPEF/VE[(21.49±3.45)%]较非特应性体质组tPTEF/tE[(18.49±4.27)%、VPEF/VE[(23.28±3.11)%]无统计学差异,特应性体质组PF[(131.37±42.64)ml/s]较非特应性体质组[(109.43±19.67)ml/s]无统计学差异。(P>0.05)4.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体质组和非特应性体质组比较,特应性体质组FeNO[(35.00±12.12)ppb]较非特应性体质组[(12.4±6.68)ppb]高。(P<0.05)结论:1.闭塞性支气管炎存在以小气道为主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FeNO升高。3.毛细支气管炎存在以小气道为主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伴有和无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塞程度无明显差异。4.并非所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FeNO均升高,伴有特应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较无特应性体质患儿FeNO显著升高,间接证明,FeNO可能成为预测日后喘息和发展为哮喘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