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电子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等相关平台,以实现社会现金流动、金融媒介和数据交换为目标的一类全新业态形式,同时也包含与该业态形式相伴随的线上融资体系、线上线下融资领域与外部市场环境。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生态模式创新,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对当前金融业的影响史无前例。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化、数据化、高效便捷、服务供给综合性、开放化及大众性、危险不确定性等特点十分明显。论文综合业界发展和学界研究,首先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特定内涵和外延,界定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描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演进发展,并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例,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和冲击。论文随后提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明确并规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几个突出特点,并从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层面探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构成和起因。论文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含义是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引起经营收益或经营损失的难以预测性,突出特征可以概括为:极强的传染性,高度的信息化,超强的时效性和复杂性。互联网金融风险可以依据其主要特性划分为法律方面的风险、技术安全方面的风险、操作方面的风险、运营方面的风险以及跨境风险等。论文认为从制度方面来说,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不健全、监管机制缺位以及隐患防控体系的漏洞是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的制度因素;不先进或不科学的移动信息科技及社会信用体系是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非制度因素。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外部经验借鉴,论文随后相对系统、全面地提出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的框架和体系设计。论文明确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体、内容与目标定位,并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主要环节、指标体系设计等内容方面提出创新;论文最后呈述了主要认识和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实际状况,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具体措施和互联网金融风险环境下的中小银行成长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