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单眼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临床病理特征、VEGF、PCNA及ANG的表达以及紫外线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移行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单眼双侧与单侧翼状胬肉的差异,对研究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1.筛选符合条件的单眼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患者,首先对每位受检者均采用数码裂隙灯显微镜照相系统对患眼进行裂隙灯照相,其次进行疾病分期、组织评价指标采集及泪液指标的观察与评估,最后对病理组织切片行HE染色,并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PCNA及ANG在单眼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表达差异。 2.原代培养翼状胬肉及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紫外线干预,运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愈合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检测a-SMA的表达。 结果: 1(1)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鼻侧组的组织大小、血管分级均显著高于颞侧组(P<0.0l);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鼻侧组的透明度显著高于颞侧组及单侧组(P<0.01,P<0.05);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组的OSDI评分值明显高于单侧组(2=-2.746,P<0.001),而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组的BUT明显低于单侧组(2=-2.775,P<0.001)。患者的OSDI评分与翼状胬肉的组织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5),而BUT与翼状胬肉的血管分级(r=-0.392,P<0.05)、透明度(r=-0.328,P<0.05)及组织大小(r=-0.463,P<0.05)均呈负相关。 (2)与单侧及双侧翼状胬肉的颞侧相比,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鼻侧VEGF、PCNA及ANG的表达均较为显著(P双鼻,单<0.001,P双鼻,双颞<0.05),其中VEGF与ANG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71,P<0.01),VEGF与PC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68,P<0.01),且与其组织大小(r=0.89,P<0.001;r-0.81,P<0.001;r-0.55,P<0.05)、血管分级(r=0.79,P<0.001;r=0.59,P<0.01;r-0.51,P<0.01)、透明度(r=0.60,P<0.01;r=0.86,P<0.001;r-0.57,P<0.05)均呈正相关。 2(1)原代培养正常结膜及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MTT法,发现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细胞生长活性及移行能力均较正常结膜增强,其中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鼻侧组较为显著,在紫外线照射下更为明显。而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颞侧组较单侧组的增殖及移行能力减低。 (2)通过对正常结膜及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发现正常结膜组及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颞侧组的α-SMA表达较弱,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鼻侧组及单侧组中表达α-SMA较强,且前者更为显著。而紫外线照射能够使其α-SMA表达上调。 结论: 单眼双侧较单侧翼状胬肉眼部不适感明显,泪膜稳定性差,其组织血管新生及增殖活性增强,其中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鼻侧的成纤维细胞较单侧增殖移行能力强,单眼双侧翼状胬肉颞侧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移行能力小于单侧翼状胬肉。紫外线照射可以加强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移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