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评估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提供新思路。
方法:收集于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良性息肉的患者作为息肉组,同期收集89例行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作为肠癌组,分别收集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白蛋白等术前临床指标,统计分析息肉组与肠癌组之间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肠癌组中58例患者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伴有淋巴结转移,31例患者术后病理未检出淋巴结转移,两组肠癌病例分别采集术前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CEA、LDH、白蛋白及术后T分期、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原发部位、神经/脉管侵犯情况等术前临床及术后病理指标,探讨导致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息肉组与肠癌组之间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小样本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运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在临床及病理学基础上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1.息肉组与肠癌组之间术前临床特征包括患病年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癌胚抗原、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肠癌组中淋巴结阳性组与淋巴结阴性组之间的差异具体如下:①性别:男性中淋巴结转移率为63.1%,女性为68.7%,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年龄:≤60岁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5.2%,>60岁组为65.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肿瘤部位:位于右半结肠者淋巴结转移率60.0%,位于直肠者为67.6%,位于左半结肠者为65.0%,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④肿瘤大体类型:浸润型者淋巴结转移率40.0%,溃疡型者为67.8%;肿块型者为64.0%, 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⑤术前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30g/L者淋巴结转移率58.3%,≥130g/L者为73.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0.40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9.3%,红细胞压积≥0.40者为8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⑦血小板:<350*10^9/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3.5%,≥350*10^9/L组为7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⑧术前癌胚抗原:癌胚抗原<10ng/m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6.6%,≥10ng/ml为77.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⑨乳酸脱氢酶:血乳酸脱氢酶<250U/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5%,≥250U/L组为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⑩白蛋白:<40g/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7.2%,≥40g/L组为6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化程度:I-II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0.0%,III级组为9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期:T1-T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0.0%,T3-T4组为69.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脉管侵犯:神经/脉管侵犯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4.5%,阴性组为6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A、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1.在息肉组与肠癌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中,发病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癌胚抗原、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LDH)、白蛋白及肿瘤病理大体类型、肿瘤部位、神经/脉管侵犯情况等情况无统计学关系;术前CEA水平,术后病理T分期及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术前癌胚抗原水平(CEA)、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于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良性息肉的患者作为息肉组,同期收集89例行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作为肠癌组,分别收集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白蛋白等术前临床指标,统计分析息肉组与肠癌组之间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肠癌组中58例患者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伴有淋巴结转移,31例患者术后病理未检出淋巴结转移,两组肠癌病例分别采集术前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CEA、LDH、白蛋白及术后T分期、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原发部位、神经/脉管侵犯情况等术前临床及术后病理指标,探讨导致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息肉组与肠癌组之间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小样本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运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在临床及病理学基础上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1.息肉组与肠癌组之间术前临床特征包括患病年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癌胚抗原、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肠癌组中淋巴结阳性组与淋巴结阴性组之间的差异具体如下:①性别:男性中淋巴结转移率为63.1%,女性为68.7%,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年龄:≤60岁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5.2%,>60岁组为65.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肿瘤部位:位于右半结肠者淋巴结转移率60.0%,位于直肠者为67.6%,位于左半结肠者为65.0%,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④肿瘤大体类型:浸润型者淋巴结转移率40.0%,溃疡型者为67.8%;肿块型者为64.0%, 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⑤术前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30g/L者淋巴结转移率58.3%,≥130g/L者为73.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0.40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9.3%,红细胞压积≥0.40者为8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⑦血小板:<350*10^9/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3.5%,≥350*10^9/L组为7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⑧术前癌胚抗原:癌胚抗原<10ng/m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6.6%,≥10ng/ml为77.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⑨乳酸脱氢酶:血乳酸脱氢酶<250U/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5%,≥250U/L组为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⑩白蛋白:<40g/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7.2%,≥40g/L组为6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化程度:I-II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0.0%,III级组为9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期:T1-T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0.0%,T3-T4组为69.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脉管侵犯:神经/脉管侵犯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4.5%,阴性组为6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A、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1.在息肉组与肠癌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中,发病年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癌胚抗原、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LDH)、白蛋白及肿瘤病理大体类型、肿瘤部位、神经/脉管侵犯情况等情况无统计学关系;术前CEA水平,术后病理T分期及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术前癌胚抗原水平(CEA)、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