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和尿液中的磷酸瑞格列汀(SP2086)、瑞格列汀酸及格列本脲的浓度。2.进行磷酸瑞格列汀片和格列本脲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3.研究磷酸瑞格列汀片与格列本脲片联合用药后的相互作用。方法:1.建立高效灵敏的检测血浆和尿液中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及格列本脲的HPLC-MS/MS方法。2.采用随机、开放、二阶段交叉试验设计。16例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按AB、BA二种序列服用磷酸瑞格列汀片和格列本脲片。于试验首日给药前(0h)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4、5、6、8、10、12、24、48 h,第 6-8 日给药前(Oh)和第 8 日给药后 0.25、0.5、0.75、1、1.5、2、3、4、5、6、8、10、12、24、48 h 的时间点,采集血样 6ml,分离血浆,分双份-20℃保存备测。收集试验首日给药前(0h)和给药后0-2、2-4、4-6、6-8、8-12、12-24、24-48、48-72h 和第 8 日给药前(Oh)和给药后 0-2、2-4、4-6、6-8、8-12、12-24、24-48、48-72h时间段内尿样本。准确记录尿液体积,混匀后取10 mL,分双份-20℃保存备测。第二阶段两组交叉给药。3.采用建立的HPLC-MS/MS法测定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及格列本脲血浆浓度和尿液浓度。血浆浓度-时间数据及尿排泄量-时间数据经DAS 3.2.7实用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计算得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及格列本脲药代动力学参数。4.对受试者多次口服格列本脲片后合用磷酸瑞格列汀片(G+S组)与单次口服磷酸瑞格列汀片(S组)后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的AUC0-t和Cmax以及多次口服磷酸瑞格列汀片后合用格列本脲片(S+G组)与单次口服格列本脲片(G组)后格列本脲的AUC0-t Cmax进行对数转换,采用DAS 3.2.7药代动力学程序分析比较,评价磷酸瑞格列汀片与格列本脲片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结果:1.本课题建立的HPLC-MS/MS方法专属性强,血浆及尿液中的杂质对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和格列本脲的测定无干扰。血浆方法学中,基质效应分别为94.4%-118.2%、84.3%-119.3%和98.2%-114.5%,绝对回收率分别为51.4%-66.1%、54.6%-78.6%和55.9%-70.1%。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和格列本脲分别在0.500-500 ng/mL、2.00-2000ng/mL和0.100-250 n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和格列本脲血浆样本及尿液样本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稳定性良好。2.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和Cmax进行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结果表明,两药合用与单独服药相比,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和格列本脲的1n(AUC0-t)和1n(Cmax)比值均在98.1%-101.5%之间,两种服药方式中各组分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格列本脲1n(AUC0-4)和1n(Cmax)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125%之间,两药合用未对格列本脲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临床合用无需对格列本脲进行剂量调整;磷酸瑞格列汀1n(Cmax)比值的90%置信区间高侧(129.8%)和瑞格列汀酸置信区间低侧(76%)超出80%-125%范围,两药合用可能会对磷酸瑞格列汀Cmax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Cmax为单点实测值,允许存在一定偏差,且受试者仅16例,数量有限,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1n(AUC0-t)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125%标准范围之间,两药合用未对磷酸瑞格列汀药代动力学产生明显影响。3.尿液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磷酸瑞格列汀、瑞格列汀酸及格列本脲尿排泄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给药后72h,磷酸瑞格列汀约5-6%以原形经尿排泄,约60-65%以代谢产物经尿排泄;尿液中格列本脲原形浓度较低,72h内以原形排泄仅为0.02%。4.试验过程中,两药合用或单独用药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试验过程中有低血糖事件发生,与试验药物很可能相关,多见于单独服用格列本脲片及两药合用期间,未见于单独服用磷酸瑞格列汀片期间。结论:1.本课题建立了检测血浆和尿液中瑞格列汀、瑞格列汀片和格列本脲浓度的HPLC-MS/MS方法,方法专属性好,创新性强。2.磷酸瑞格列汀片与格列本脲片联合用药未发生具有明显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两药合用未对格列本脲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临床合用无需对格列本脲进行剂量调整,但可能会对瑞格列汀的峰浓度产生影响,峰浓度可能会高于单独使用磷酸瑞格列汀时的峰浓度。3.单独服用格列本脲片及两药合用期间,发生与试验药物很可能相关的低血糖事件。低血糖事件主要为格列本脲片引起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