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医师辨证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对心肌梗死的中医证候谱作初步总结。方法:首先通过中国知网医学类数据库进行文献研究,统计出各变量的频度和构成比,总结本病的辨证规律并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其次对收集的151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建立spss19.0统计数据库,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探索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文献研究显示:在心肌梗死的6个常见证候中痰浊证最多,其余依次为血瘀证、阴虚证、气虚证、气滞证、阳虚证。心肌梗死的证侯要素组合可分为单因素证,双因素证,三因素证及四因素证,并且以气虚+阴虚+痰浊+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气滞最多见于单因素证,双因素证中痰浊+血瘀居多,在三因素证气虚夹痰瘀多见,且可知血瘀是心肌梗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病性要素。临床病例观察结果:1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得到9个公因子,结合专业知识将这些公因子合并后,得到痰浊、气虚、阴虚、阳虚4个证候要素及其所包含的22个心肌梗死常见临床症状,按照各个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将其分为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两部分,心肌梗死的主症: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心肌梗死的伴发症状:乏力、头晕、自汗、腹胀等。2通过对1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聚类分析,总体可分为4类,痰浊证共61例患者;气虚证共39例患者;阴虚证共11例患者;阳虚证共8例患者。3通过对患者舌脉信息与证型的最优尺度分析结果可知:血瘀与舌质紫暗,舌有裂纹,脉细涩有关;痰浊与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有关;气滞与弦脉有关;阴虚与舌质红,脉细有关;气虚与苔白,脉弱有关;阳虚证则与舌体胖大,苔白腻有关系。4此次临床病例对于证型的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的病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气虚次之。证素组合特点与文献研究一致,痰浊、血瘀广泛分布于各个证素组合中。有关病位证素及其组合情况的统计研究说明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位在心,但与肝脏和脾脏密切相关。结论:综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病例研究,痰浊、血瘀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证素,气虚、痰浊、血瘀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机制,心肌梗死病位在心,但与肝脏和脾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