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扩张速度日益加快,规模也日益扩大,许多企业纷纷走向集团化的道路,成立了集团公司。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集团公司管理的难度在增加,经营目标也由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向提升企业价值转变。绩效评价作为管理控制和激励约束的重要手段,在加强集团公司管理、确保集团战略有效实施、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国外而言,我国集团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且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对所属子公司进行的业绩考核,而站在多元利益主体的角度对集团公司整体绩效进行评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基于上述问题,构成写作本文的主要动因。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有关理论,阐述了绩效评价对集团公司的重要性,并逐一分析了以集团公司为评价客体的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接下来重点介绍了企业绩效评价中比较常用的关键指标法、平衡记分卡、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并对上述四种方法在应用上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本文结合绩效评价的一般理论,深刻剖析了集团公司以及集团公司绩效评价的本质特征,指出现阶段我国集团公司绩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集团公司绩效评价的特点和要求,为下步建立集团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提供指导和借鉴。最后,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集团公司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以及各利益主体的绩效需求,比较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中常用的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平衡模式的优劣势,针对集团公司的特点和要求,最终选择了平衡模式。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思想,重点设计了以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为四维度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另外,论文还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数种评价方法对一个具体的算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集团公司如何合理运用这些评价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我国集团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各种理论和方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相信随着我国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逐步成熟、信息发布透明度的提高,该领域的研究将更为广阔,评价体系也将更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