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各国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会计准则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也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其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话题。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透明性,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非常重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份子,要迅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也就必须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中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2006年2月15日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准则在我国正式颁布,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正式建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差异仍然存在,因此要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们任重而道远。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逐步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首先本文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叙述和分析,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一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为本文进行相关论述寻找一个起点,从而能够准确把握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况,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上层建筑的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演变的,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对二者的差异有了明确的认识。显然,对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了解即明白它们是什么,必须建立在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差异,才能解决差异。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以一种理解、务实的态度去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后指出尽管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全面和实质性的趋同,但由于我国和国际上的会计环境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建议。本文研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本文的写作可以了解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别,提高自己以后在工作中的实践能力,二是在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协调与趋同方向上作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