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非裔澳大利亚作家约翰·麦克斯维尔·库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精致的文本结构和深邃的哲学思辨而著称。近期创作的“耶稣三部曲”:《耶稣的童年》《耶稣的学生时代》《耶稣之死》较之以前作品更加注重对抽象理念的展示和思考,文中充斥着没有答案的哲理辩论和人生追问。三部曲以虚构的、寓言的形式,将两位丧失记忆的移民——西蒙和大卫投放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描写这两位主人公在丧失自我的虚无处境中探索人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非裔澳大利亚作家约翰·麦克斯维尔·库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精致的文本结构和深邃的哲学思辨而著称。近期创作的“耶稣三部曲”:《耶稣的童年》《耶稣的学生时代》《耶稣之死》较之以前作品更加注重对抽象理念的展示和思考,文中充斥着没有答案的哲理辩论和人生追问。三部曲以虚构的、寓言的形式,将两位丧失记忆的移民——西蒙和大卫投放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描写这两位主人公在丧失自我的虚无处境中探索人生与人性可能性的追寻历程。本文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视角,分析西蒙和大卫克服虚无、寻找存在意义的自我建构过程。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部分阐述人物虚无的存在状态,具体表现在西蒙和大卫所处世界的虚无,以及他们在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所面临的虚无处境。第二部分分析人物在虚无的存在处境下寻找存在意义的自我探寻过程,通过重新审视理性、激情、信仰这三种构成人类精神的元素尝试探寻存在的可能性。第三部分阐释了人物在自我探寻的尝试后所建构的存在方式,分别是文学幻想中的存在、与他者共生的存在与向死而生的存在,分别对应着对待虚无的三种不同模式,分别是延续虚无、远离虚无、超越虚无。这三种对待虚无的方式拓展了人物存在的可能性,促使着他们一步步由虚无向存在迈进,通过尝试不同的存在方式,最终完成了从虚无中赋予自身存在意义的自我建构过程。“耶稣三部曲”通过展现人物的探索历程引出对存在与虚无、终极意义等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并借助人物所呈现的存在的可能性探讨人类应有的存在方式,启发当代人审视自身当下的生存状况,赋予生命真正的存在意义。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为保证党政军民的通讯联络、报纸发行等工作顺利进行,晋察冀边区邮政由此建立。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及时沟通了上下级、区内外、前后方之间的交通联系,支援了战争,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积累了经验。对晋察冀边区邮政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晋察冀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利于从全国视角下研究晋察冀邮政与同时期其他根据地邮政的地域性差异,以此丰富对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研究。文
社会善念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善意关注、尊重并保护他人选择需要和权利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还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善念是亲社会领域新近提出的概念之一,自提出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的亲社会倾向,相关研究也发现社会善念与亲社会有着类似的神经生理基础。自我控制作为个体有意识的对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调控的过程,被视为影响亲社会表达的关键
中华文明的演化是一个多元并进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不仅有华夏文明,也有内亚文明,甚至还有外亚文明。推动这一共同路径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是政权分裂、族群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在传统语境中往往被描述为“五胡乱华”的激烈交锋。而直接承载这种交锋的主要是北方城市,尤其是文明过渡带上的边城。它们成为了多元文明的交汇区,平城即其一。战国时期,赵国在内亚族群的生活区域建制,雁北正式纳入华夏统治圈。入秦
三晋法家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实现变革的重要力量,极大影响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走向。他们的民生改革主张和变法实践,在中国民生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那么,三晋法家民生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思想观念?他们民生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评价他们民生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本文就以上问题分五个章节进行了粗略的探索。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三晋法家及其民生关注,就三晋法家
自古以来,修养就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与儒家相比,是否具备修养论的资质也一直受到怀疑,但是只要承认修养与人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我们就能发现庄子的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修养思想。《庄子》的修养论主要由修养论的依据、修养论的途径以及修养论的发展及其影响三部分构成,《庄子》修养论既具有整体性,也具有复杂的一面,本文以心与形为两个维度来对《庄子》的修养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庄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将领,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活动。冯玉祥作为北方重要的地方实力派,参与了北京政变、北伐等很多影响时局的军事活动,其军事活动曾对纷繁复杂的政局产生过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冯玉祥日记》为中心,从冯玉祥军事活动的基础、冯玉祥的军事关系、冯玉祥的主要军事活动等方面对1925年至1930年冯玉祥的军事活动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主要对冯玉祥军事活动的基础进行研究。传统的成长环境形成了冯玉祥嫉恶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作为壮族的聚居地,其育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反映了壮族生育文化观念的演变过程。该文从婴儿的衣着、饮食、睡眠、疾病防治等方面概括了崇左壮族民众的育儿习俗。又从习俗演变的研究视角,对比崇左的壮族青年父母在生育观念上从多子多福到优生优育、育儿仪式从烦琐复杂到消失从简、育儿行为从封建迷信到科学养育的转变。该文既有利于了解壮族育儿习俗的整体面貌,也有利于在变迁中传承壮族育儿习俗的精华,在历史
马穆鲁克王朝(Mamluk Sultanate 1250—1517)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由伯海里系统治的第一王朝(1250—1382),后期则是由布尔吉系统治的第二王朝(1382—1517)。王朝统治区域主要包括埃及、叙利亚等。马穆鲁克王朝处于地中海与红海交界处,是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纽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香料路线的中转站,马穆鲁克王朝则“坐享”繁荣的过境贸易以及贸易带来的不菲税收。
作为近现代知识分子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国历史学家,在中国史学研究进程及历史学学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通过留学、组建研究机构及高校任职等途径,逐步构建交游网络,共同推进民国史学研究机构的制度化和高校历史学系的专业化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历史学家群体。本文选取了88位历史学家,在对这一群体职业化历程的背景条件及社会学属性分析之外,从职业情况、物质生活及交游活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