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CA-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尿液中的表达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高复发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目前诊断膀胱肿瘤的金标准依然是膀胱镜检查加组织活检,但临床中这种有创性操作具有潜在并发症,不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而传统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因其敏感性较低,同样不适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术后随访。因此寻找方便快捷敏感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成为了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热点。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会释放以酶、激素、抗原等形式存在于患者机体环境中的肿瘤标记物。据研究,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Bladder cancer specific nuclear matrix proteins,BLCAs)家族特异表达于膀胱肿瘤组织,其中BLCA-1显示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受试人群血清与尿液中的BLCA-1和膀胱肿瘤相关抗原(Bladder tumor antigen,BTA)进行定量检测,探讨BLCA-1与膀胱癌生物学特性的内在联系,并与FDA认可的肿瘤标志物BTA检测结果及本课题组王晓鹏等人关于BLCA-4的检测结果相对比,为开发在膀胱癌筛查、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的肿瘤标记物提供实验依据。目的:通过实验观测BLCA-1在受试人群血清、尿液中的表达水平,探讨BLCA-1在膀胱癌早期筛查、诊断及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人群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22例病理结果确认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范围45~90岁,平均年龄64±11岁。根据WHO2004分级法,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5例,高分级:17例。根据2009 TNM分期标准,T2:16例,T3:5例,T4:1例。对照组包括健康体检者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44例,对照组A:选自健康体检者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范围21~66岁,平均年龄41±14岁。对照组B: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2例,年龄范围52~81岁,平均年龄64±7岁。三组受试人群一般情况无差异,可以比较。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2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血清与尿液blca-1和上述人群尿液中bta的表达水平。检测blca-4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已由本课题组的王晓鹏等人完成,实验对象与试验方法与本实验一致,具有可比性。应用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非正态性计量资料均用中位数加减四分位间距(m±qd)表示,非正态性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三组间差异进行kruskal-wallish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blca-1与bta之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所有资料均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对照组a、对照组b受试者尿液blca-1含量的中位数为1.479ng/ml、0.435ng/ml和0.709ng/ml,实验组患者blc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对照组b患者blca-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ut-off值取0.946ng/ml时,尿blca-1敏感性、特异性最佳,分别为77%(17/22)和93%(41/44)。实验组、对照组a、对照组b受试者血清blca-1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6.621ng/ml、3.522ng/ml和5.611ng/ml,实验组与对照组b血清blca-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a(p<0.01)。当cut-off值取4.537ng/ml时,血blca-1敏感性、特异性最佳,分别为86%(19/22)和56%(26/44)。实验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尿液中bta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14.494ng/ml、9.384ng/ml和121.982ng/ml,实验组数据高于两对照组(p<0.05),三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ut-off值取81.01ng/ml时,尿bta敏感性、特异性最佳,分别为77%(17/22)和64%(28/43)。实验组尿液blca-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同分期、分级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blca-1水平在膀胱癌患者高年龄(≥60岁)和高分级中表达较高(p<0.05)。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elisa检测患者尿液blca-1和bta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两者敏感性相近(p>0.05),尿blca-1特异性显著高于尿bta(p<0.05)。同时,尿BLCA-1检测低级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敏感性显著高于尿BTA(P<0.05),分别为80%(4/5)、20%(1/5),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88%(15/17)、94%(16/17)。ELISA检测尿液BLCA-1诊断膀胱癌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均高于尿BTA。本课题组王晓鹏等人实验显示ELISA法检测尿中BLCA-4诊断膀胱癌敏感性为91%(22/24),特异性为100%,但血清BLCA-4的表达无诊断价值。应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尿BLCA-4的敏感性、特异性与本实验尿BLCA-1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当cut-off值取0.946ng/ml,检测尿液BLCA-1诊断膀胱癌敏感性特异性最佳,但其表达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同分级、分期未显示出相关性。2、当cut-off值取4.537ng/ml时,检测血清BLCA-1诊断膀胱癌敏感性特异性最佳。患者血清中BLCA-1水平显示出了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年龄和肿瘤分级的相关性,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3、与具有代表性的膀胱肿瘤标志物BTA比较,尿BLCA-1显示出了较高特异性(93%vs 64%)。检测尿BLCA-1诊断膀胱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及准确性均高于BTA。4、作为新一代膀胱肿瘤标志物,竞争性ELISA法检测BLCA-1诊断膀胱癌简便无创,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血清AFP阳性胃癌不同于普通型胃癌,临床上相对罕见,具有恶性程度高、淋巴浸润、脉管侵犯、肝转移、预后差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关血清AFP阳性胃癌大宗病例的文献研究报道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腺病毒(Adeno virus, Ad)是一种双链DNA病毒。迄今为止,人们认识的腺病毒多达57种血清型。根据不同腺病毒的血凝特性,致癌性,基因分型以及系统发生分析结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外实验,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否存在促进胶质母细胞瘤快速增殖的作用,并探讨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关键蛋白CyclinD1
文章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
肺癌已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相关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疾病,这些患者中超过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其中最常见的两种亚型是腺癌
在阮百尧、徐世浙(1998,2001)工作基础上,给出四边形内三角网格单元剖分,电导率连续变化2.5维直流电阻率数值模拟方法.在二维起伏地形情况下,有限单元设计为四边形内剖分四个
通过介绍了欧洲轮胎标签法规和REACH法规,北美轮胎标签法规,美国SMARTWAY认证、日本标签法规、韩国标签法规等的基本情况。针对这些法规,提出我国轮胎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产
目的PIWI是一种重要的胞浆蛋白,在精子发生、RNA干扰和翻译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证实,人PIWI家族多个成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可能具有癌基因的活性。而本实验室
对混纺物中同时存在多种复合纤维进行定性研究。在传统的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基础上,引入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熔点法)对同时含有聚乙烯/聚
豆浆加工有三种方法。A、浸泡的整大豆磨碎前先加热;B、浸泡的大豆在磨碎时加热到80℃;C、浸泡的大豆磨碎而不先加热。实验结果表明,加工方法A与B、C方法对比,固形物收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