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洞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模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li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光学技术的发展和纳米器件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其在纳米光子学、集成光学器件、生物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得到飞速发展,并延展开了诸多新的研究方向。目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感器已臻于成熟,可基于局部折射率改变所引起的变化,间接检测器件表面所吸附的分子,也可利用增强的光学近场,基于不同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直接检测分子。目前,针对具备氧化还原特性分子状态进行检测的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特别是针对生命体内的氧化还原蛋白质。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需求,以细胞色素-c蛋白质为目标生物分子,研究表面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该蛋白质是呼吸链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功能是在线粒体膜蛋白之间进行电子传递,在临床上已应用于治疗由于细胞呼吸障碍引起的缺氧症状,因此研究其在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转换的特征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和医学意义,而研制具备可检测氧化还原蛋白质状态的生物传感器对揭示与该类生物分子相关的致病机理、疾病检测、新药研制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发展史和原理,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超透射现象,其次利用光栅耦合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方式设计了基于CMOSOL软件的数值模拟模型,数值模拟了基于金薄膜和铝薄膜的两种纳米孔洞阵列模型。模拟结果显示:(1)基于金薄膜的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周期、孔洞直径的大小,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实现了对透射峰值的共振频率、共振波长、共振强度和数量的调控,通过改变偏振方向和添加纳米缝隙链的对比模型模拟,实现了透射共振峰的蓝移,得到更窄半峰宽的透射光谱,优化了实验模型。通过对透射峰值进行分析,解释了各透射峰的产生原因和变化因素。(2)通过模拟基于铝薄膜的模型并进行数值拟合超透射峰值,实现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频率与细胞色素-c在氧化态和还原态下吸收光谱的最大差值处的目标,因此有望将该模型进行实际制造,通过动态测量透射光谱间接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状态的动态转换过程。该模拟工作为研制应用于具有氧化还原特性分子的表面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加重,核能由于其高效,清洁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核反应堆安全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如何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能成为核能系统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作为防止核燃料泄露的第一道屏障,包壳管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反应堆的运行,燃料和包壳管会发生化学相互作用,增加燃料泄露风险的同时还会影响燃料的使用效率。为了缓解燃料和包壳管的化学相互作用,在管内壁进行涂层是一
长期处于恶劣海洋环境中的系泊链环在风、浪、流的共同作用下,不仅会受到浮式平台往复运动产生的轴向拉伸载荷作用,还会受到平面外弯曲和扭转等复杂载荷作用。链环在某些关键位置的应力可能超出原有设计强度而发生破坏,导致系泊系统失效,进而使整个海洋平台的安全受到威胁。系泊链环生产过程的热处理工艺及试验载荷加载都会产生残余应力,进一步影响链环服役时的应力特性和安全性能。因此,在考虑残余应力的前提下,对链环进行不
天空偏振模式中包含偏振导航所需要的方位信息,对偏振导航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天空偏振模式是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模式、气体分子、气溶胶、云、地表、时间以及地理位置等各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因素导致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立更加接近于实际大气的理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实际环境下对天空偏振模式进行定量测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不同因素对天空偏振模式的影响,分析实际大气环境下偏振导航的方
随着南极科考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机动性的南极航空运输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的海运运输成为各国首选的南极交通运输方式。同时随着北京和张家口共同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冬奥会滑雪场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一直广受各界的关注。因此,南极机场跑道和滑雪场跑道等冰雪工程建设的发展,对于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发展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压实积雪跑道的硬度测量所
海洋平台是开采海洋资源的基础设施,经过常年累月的服役后,平台容易出现部件老化、腐蚀甚至断裂等结构损伤。通过对海洋平台进行健康监测并在结构损伤进一步扩大前及时发现并预警,能够有效保障海洋平台结构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针对海洋平台损伤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在采集结构响应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以判断损伤的发生,其优势在于只需要对少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但容易受环境噪声的影响导致判断结果不准确,如果能
随着世界海洋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加恶劣的开发环境意味着海洋工程结构所面临的波浪的非线性效应也更加显着,开发海洋资源所面临的挑战难度将会日益增大。本文基于势流理论建立了一个使用高阶边界元方法(HOBEM)的三维水槽时域数值模型,用以探究波浪-物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现象。该数值水槽模型通过四阶Runge-Kutta法实现自由水面与物面的时间步进过程,采用弹簧近似法剖分瞬时自由水面网格与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以其在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独特应用优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已成为大气压等离子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源是一个多参数系统,电极结构、驱动电压类型、工作气体种类、传播环境等任何一个参数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等离子体射流性质的改变,因此深入了解不同参数条件下等离子体射流的动理学特性,对于优化和控制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行为,使其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具
自旋电子学,是以电子的量子自由度(自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凝聚态物质中的自旋输运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个新兴领域。1988年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被认为是自旋电子学的开端。M.N.Baibich等人把这种巨磁阻效应归因于通过Cr层和Fe层之间传导电子的自旋传输。由此衍生出的自旋电子器件如自旋阀、磁隧道结等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非易失性磁存储器,高精度传感器,生物感知探测等领域。虽然自旋电子学建立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加剧,能源需求大大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显著增加。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大大提升,最终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产生了明显的温室效应。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技术能够在注入较低能量时克服热力学势垒,将二氧化碳分解。此外,DBD等离子体技术还具有装置简易、成本低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分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广泛,有毒而且极易挥发,危害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解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等离子体可在室温甚至低温氧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反应速率快、可同时氧化多种污染物的优点,故其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研究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迄今为止,虽然对于等离子体中有机污染物氧化已有大量报道,但是现有的报道大都是探索等离子体应用的技术路线,对等离子体中污染物氧化机理的认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