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无保障上访者的心理与行为探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从事的是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平时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近些年来,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广大企业退休人员均能得到相应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有面广量大的人员成为无养老保障的特殊群体,由于养老无保障而导致的上访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养老无保障者的一些上访行为和经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为研究区域范围,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选取6个案例,对养老无保障的上访者进行深入研究,考察了养老无保障上访者的心理状态和上访行为,发现养老无保障上访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对上访者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分五个章节对养老无保障人员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导论,对文章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上访者心理和行为问题作了文献综述,在回顾了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为研究方法,选取宝山区养老无保障上访者的6个案例,进行观察和深入访谈研究。第四章为研究发现,分析了养老无保障上访者的人格特质、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并通过养老无保障上访者的6个案例发现上访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建议,根据案例分析总结心理问题和上访行为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从上访者个人、信访部门和公共政策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养老无保障上访者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建议,进行了社会工作干预的讨论和建议。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要用共享的理念引领公共服务大发展。要不断缩短公共服务的差距,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有
上海的少数民族呈大散居的格局,学术界对这种格局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极为有限,专门的针对来沪的新疆少数民族的研究更是空白。目前,来沪的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逐年
现阶段我国城市各阶层群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居住区呈现出显著差异,社会距离的拉大也导致了居住隔离的产生,进而影响阶层间的交流与互动,心里距离也日益增加。这一现象既不利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