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美国迪士尼推出了它的第36部动画片《木兰》。这部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花木兰”介绍到全世界,并最终取得了近三亿的票房收入。“木兰”传说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而美国迪斯尼则看到了这个故事里面的交换价值,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文化转换,最终行销全世界,是文化转换的成功的案例。2009年11月,马楚成执导的中国电影版《花木兰》上映。虽然中国版《花木兰》并没模仿迪斯尼来重复讲述那个民间传说,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功,它的最终票房为13.5千万美元。这部号称战争史诗级的大片并没有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我国从有优势的文化资源出发,却并没有有效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原因就在于对文化资源缺乏缜密而有效的资本化运作。所以说文化资源优势并不等于文化资本优势。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成功地转换成为具有交换意义的文化商品。因此,要想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资本进行博弈,首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中具有可转换性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同时不可转换的文化因素有哪些。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翻拍“木兰传说”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换成可交换的文化资本。那些受欢迎的文化因素的一大特征便是“符合人性自我诉求”,而并非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说教。因此,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具有符合人性自我诉求的文化因素的文化商品在文化市场上会占据优势。这样,即便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色的题材,也能经过转换后得到他国文化的认可。而民族文化中并不符合人性自我发展的因素则应该在文化传播中予以削弱或者剔除。归根结底,文化资本的博弈,实质上是文化的博弈。因此在对外进行文化输出时,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的文化精粹进行审视,剥离文化中已经没落的思想意识,把文化中积极一方面转换成文化资本来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资本博弈中去。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内容有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和关键概念的解释。之后本文的第一章具体分析了迪斯尼的动画电影《木兰》对我国“木兰传说”所进行的文化转换的两个主要方式:去本质化的迪斯尼化。并得出了一个结论: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关键是文化转换。第二章则把中国版的《花木兰》作为一个逆向文化转换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在与迪斯尼版的《木兰》进行了主题上的对比后,总结出了我国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困境。第三章则从这两部电影对“木兰传说”的改编入手,得出了文化资本博弈实质上是文化的博弈。最后提出了我国在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竞争中,文化资源资本化方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