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首先分析了卡夫卡和中国、卡夫卡和余华的特殊关系。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当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卡夫卡这个人的时候,卡夫卡已经在研读中国文化,这为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提供了先天因素。后来卡夫卡的作品被一批优秀的英语和德语翻译者介绍和大量译入中国,其中《卡夫卡全集》是一部收集卡夫卡作品最全面的中文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为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余华就是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作家之一。然后分析了余华接受卡夫卡影响的时代契机,他两人都是荒诞世界中生活过的人,一个生活在爆发了“反犹主义”的奥地利,一个在“文化大革命”中读的小学。卡夫卡的家庭生活、工作性质和身份地位都很尴尬。他是犹太人,在家庭中与父亲关系不和,工作与他所学的专业和写作的爱好都关系不大。而余华则幸运多了,他虽然在文革中长大,却通过写作进入他渴望的文化馆工作,他把文学创作当成了一种职业。接下来是卡夫卡对余华艺术特征的影响,首先是对真实这一概念的认识,卡夫卡把余华从写作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使得他认识到真实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能认识世界的语言和结构,如欲望、想象和梦境。其次是《一九八六年》对《变形记》的叙事模式的模仿,余华的《一九八六年》对《变形记》的叙事模式有所模仿,也有所突破。最后分别从刑罚主题的比较、孤独主题的比较和父子冲突的比较中,分析卡夫卡和余华的共通点和差异。第一,刑罚的主题,比较了《在流放地》和《往事与刑罚》,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刑罚专家,他们把刑罚当作一种可供欣赏的技艺,作品表现了对暴力的反讽。第二,孤独的主题,比较了《司炉》和《十八岁出门远行》,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独自旅行,与世界作第一次交锋的孩子的“孤独”更多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秩序是为成年人准备,孩子是个闯入者。第三,比较的主题是困扰卡夫卡一生,也自始至终没有解决的问题——父子冲突。余华也表现了这一主题,但是二人对这个主题的表现上有所区别。卡夫卡在《判决》和《变形记》中塑造的格奥尔格以及格里高尔形象在父亲的荫庇之下,体会到的是难言的痛苦,成了父权的牺牲品。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典型的父子冲突,却是循环的关系,当父亲老了,儿子有了家庭,父权受到了颠覆。结论指出余华的早期小说与卡夫卡的小说相比,部分可以看成是对卡夫卡小说的阐释性模仿,但是也有升华的部分。余华这种对卡夫卡的解读和借鉴,给中国作家创作出追赶乃至超越外国文学作品这一现实层面提供一个成功的例子。余华的小说在外国获得的成功也是余华主动参与世界文学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卡夫卡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