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成本一方面代表公司为了获得资金需要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投资者投入资金所期望的回报率,由此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价值评估、资本结构决策等融资问题,还直接对投资项目的取舍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在投资前通常需要对不同公司之间乃至公司与行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为其信贷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投资者无论是从信息搜集处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信息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都迫切期望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然而公司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于同一经济事项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固定资产摊销账目可以根据预计使用年限计算月折旧额,也可以根据预计工作量计算月折旧额。这种灵活性使得公司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去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但也会使得某些公司为了达成目标盈余而失当的选择会计方法,由此降低了这些公司与同类型公司之间的财务可比性。财务可比性的降低不仅会增加了投资者搜集与分析信息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加大了资本市场上的信息风险,从而影响资本配置的效率和企业自身的融资成本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财务可比性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公司融资基于其融资方式的不同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而投资者基于其性质的不同分为股东和债权人。相对于大量分散的股东而言,债权人例如银行等信贷机构具有更专业的信息搜集渠道和能力,并且信息风险只是债务融资的“隐性成本”,债权人还可以通过债务契约这种“显性成本”来约束借款公司在获得资金后所应该履行的责任,由此债权人对财务可比性的依赖程度会明显低于股东,即公司权益融资成本对财务可比性的敏感度会高于债务融资成本。然而,对于直接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大股东来说,他们所获取的公司内部信息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高于债权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权益融资成本对财务可比性的依赖程度。因此,本文在研究财务可比性影响公司融资成本的基础上,试图深入探讨财务可比性对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其具体的体现。本文以2005-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中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盈余-收益模型估算财务可比性,采用剩余收益模型估算权益融资成本,依据利息占比指标估算债务融资成本,实证研究了财务可比性对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具体研究方式如下:首先,分别从股东和债权人的视角,检验财务可比性分别对公司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检验财务可比性对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影响的差异性;其次,原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包括:遗漏变量与模型中引入的变量具有相关性、财务可比性与融资成本同时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财务可比性与融资成本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本文分别采用工具变量、倾向值匹配法和差分模型法弱化上述内生性问题;最后,为了使预测结果具有稳健性,采用不同维度的指标分别替换原有的财务可比性、权益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提高财务可比性无论是对权益融资成本还是债务融资成本都具有降低的作用;第二,财务可比性对两种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权益融资成本对于财务可比性的变化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