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一直是翻译领域中颇有争议的话题,相关的理论与研究也不计其数。令人遗憾的是,儿童文学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在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忽视,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不朽的儿童小说,它充分表现了儿童时期特有的欢乐,恐惧,追求刺激等特点。然而对比其它巨作,学者们对其研究相对匮乏,大多停留在文学层面,对此作品的翻译研究寥寥无几。因此笔者选择《汤姆.索亚历险记》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足的理论体系。德国康士坦茨学派树起接受美学旗帜,其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瑟尔。姚斯主要受伽达默尔阐释学的影响,他的主要的观点有:(1)文学研究应落实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文学作品的研究应落实为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2)“读者的期待视域”。(Jauss,1987:34)伊瑟尔主要受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理论的影响,他的主要观点有:(1)文学作品如何调动读者的能动作用,促使对文本中的事件进行个性加工;(2)用“文本的召唤结构”、“文本的潜在读者”、“未定点”、“具体化”等概念来解释阅读行为的研究。(Iser,1978:53)笔者选取其中“读者的期待视域”、“未定点”和“具体化”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张友松(1960年人民出版社)译本和刁克利(2007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译本,以探寻两位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怎样具体化不确定性的。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为翻译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主要研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为翻译研究领域里的许多重大命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使我们认识到翻译过程是译者不断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译者处于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中心位置。在接受美学视角下,整个翻译过程的译者作为文本的第一读者和连接文本和译语读者的桥梁,他们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很大程度上的彰显。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儿童文学应该关注儿童的参与,不同时代优秀的译者都应该考虑儿童的“期待视野”。两位译者对儿童读者“期待视野”侧重点的不同在于他们使用的词语,成语谚语等等体现了不同时代儿童的喜好和接受能力。(2)两位译者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具体化不确定性,分别对儿童读者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一些可以使儿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3)译者总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价值取向,背景知识和其他因素分析并理解原作,然后在考虑目标读者“期待视野”的基础上把它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在视野融合和发挥译者主体性上保持平衡。(4)这些翻译技巧的分析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性作用是儿童应该放在首位,意译应该是最主要方法,直译和其它方法可以作为补充。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在论文的引言中,笔者阐明了本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和问题。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简述接受美学及译者主体性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翻译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部分介绍语料搜集和研究方法:简单介绍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位译者和他们的译本等。第四部分是语料分析:首先从语言学,修辞和文化层面分别对比两位译者在不同的年代翻译出的译本对于儿童的期待视野侧重点有何不同。然后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比分析两位译者分别是怎样具体化不确定性的。最后分析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怎样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的。第五部分:讨论两位译者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并分析这些翻译策略对儿童文学翻译有何指导意义。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发现,不足,并给出未来对此主题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