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农村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各项制度改革也加快了落实、实施的步伐。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有序推进作为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成为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农户作为生产经营决策主体,他们的意愿和行为是诱发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微观基础,科学研究并合理引导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选择对建立科学、有序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合理配置农地资源从而实现农村发展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学视角,依托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重点研究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流转意愿和行为的真实表现,并以农户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间的差异表现及差异存在原因为切入点,形成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科学认识,为国家的科学决策和对农户意愿及行为选择进行正确引导提供建议,以期建立一种以农户为主体、农户与政府共同协商沟通的和谐有序的农地流转模式。具体来说,本项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设计。第二部分:调查区域及农地流转概况与样本特征分析。简要介绍了调查地域武汉市蔡甸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辖区内农地流转概况以及调查样本农户的社会特征与经济特征。第三部分: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流转意愿分析。本章主要从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主要因素、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不愿转入农地的原因、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愿意流转农地的原因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第四部分: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流转行为分析。在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时主要是基于以下维度进行分析:农户流转农地规模的数量特征及流转经济成本、收益分析;农地流转的实现形式分析;农户转入农地来源的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采用的合同方式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年限的约定情况;农地流转的实现途径;农地流转的动因。本章主要是通过农户流转行为的基本表述,反映当前中部城郊农村地区农地流转呈现的新情况。第五部分: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意愿与行为差异性研究。有关农户意愿与行为差异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意愿及行为差异性表现、农户意愿与行为差异性原因分析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探讨。在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意愿及行为差异原因时主要是分为转入和转出两个过程分别说明。第六部分:制约当前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缺陷、经营主体自身素养限制、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明确现时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农户对于农地资源的配置是基于经济、政策制度、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理性考虑后的结果。其间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及行为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经济行为。第七部分: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