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及提取方式对蒲公英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公英为菊科草本植物,属于药食同源原料。多糖作为蒲公英叶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抗癌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等。干燥和提取是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精深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研究合适的干燥方式和提取方式是促进蒲公英精深加工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本研究首先采用了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辅助射频干燥五种干燥方式来制备干燥的蒲公英叶,比较了不同干燥方式的干燥效率及其对蒲公英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随后,使用选出的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处理蒲公英叶后,采用了六种提取方式,包括热水提取,加压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水提取,高速剪切均质提取,超声波辅助水提取以及超声微波辅助水提取来制备蒲公英多糖,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蒲公英多糖的理化性质以及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干燥方式对蒲公英多糖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本文使用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辅助射频干燥五种干燥方式来制备干燥的蒲公英叶,并采用热水提取法制备获得了蒲公英多糖,系统比较了不同干燥方式对蒲公英叶的干燥效率和蒲公英多糖的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抗糖基化活性和体外降血糖活性(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风辅助射频干燥的干燥时间较短为4.0 h、干燥后样品得率为最高的10.14±0.24%。蒲公英多糖的理化性质受到不同干燥方式的显著影响。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蒲公英多糖的提取率范围为8.26±0.55%到10.77±0.92%,总多糖含量范围为71.05±0.99%至80.47±3.32%,蛋白质含量范围为6.31±0.64%到9.67±0.58%。糖醛酸含量范围为9.99±1.16%至15.85±1.05%。此外,蒲公英多糖还有少量结合酚和黄酮,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4.94±1.86 mg GAE/g至44.57±0.72 mg GAE/g,31.38±1.28 mg RE/g至48.86±1.91 mg RE/g。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蒲公英多糖包括2个多糖组分,组分1和组分2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4.44×10~4Da至8.40×10~4Da(组分1)和2.08×10~4至4.74×10~4Da(组分2)。此外,蒲公英多糖表现出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蒲公英多糖的组成糖类型主要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红外光谱分析也表明蒲公英多糖为酸性多糖。核磁共振光谱进一步分析表明,蒲公英多糖的主要类型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醛酸I(RG-I)、聚半乳糖醛酸(HG)、阿拉伯半乳聚糖(AG)等。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尤其是采用热风辅助射频干燥获得的蒲公英多糖,呈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NO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FRAP还原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良好的体外抗糖基化活性,其原因与其高糖醛酸含量、结合酚和黄酮含量有关。综上所述,热风辅助射频干燥可以作为干燥效率高,制备生物活性较高的蒲公英多糖的蒲公英叶干燥方法,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工业化干燥处理蒲公英,促进其精深加工。2.不同提取方式对蒲公英多糖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利用六种提取方式:热水提取、加压水提取、微波辅助水提取、超声辅助水提取、高速剪切均质提取和超声微波辅助水提取制备蒲公英多糖,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提取方式对蒲公英多糖的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降血糖活性(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体外抗糖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蒲公英多糖的提取率范围为8.67±0.10%至11.25±0.36%,总糖含量范围为71.00±1.16%至80.09±3.36%,糖醛酸的含量范围为10.29±0.64%至16.64±0.90%,蛋白质含量范围为5.61±1.18%至8.53±0.63%。结合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6.55±0.58 mg GAE/g至57.67±2.93 mg GAE/g和15.49±0.18 mg RE/g至50.42±1.44 mg RE/g。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蒲公英多糖包括2个多糖组分,组分1和组分2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4.36×10~4~7.68×10~4Da和3.22×10~4~4.56×10~4Da。此外,不同提取方式获得的蒲公英多糖也表现出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蒲公英多糖的组成糖类型主要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表明不同提取方式对蒲公英多糖的一级化学结构特性无明显影响,这与不同干燥方法结果相似。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尤其是加压提取制备的蒲公英多糖,呈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NO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FRAP还原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良好的体外抗糖基化活性,其原因也与其高糖醛酸含量、总结合酚和黄酮含量有关。研究结果有望为选择适合的提取方式制备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蒲公英多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蒲公英精深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青花椒贮藏和干燥过程中色泽褐变、风味流失等问题,本文系统性探究了青花椒不同烫漂和干燥方式的品质特性及工艺优化。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不同干燥条件下青花椒的品质指标拟合与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热水烫漂和真空脉动蒸汽烫漂处理均可有效抑制酶活性,改善青花椒的色泽。不同烫漂方式下温度对青花椒的色泽、质量损失率影响显著(P<0.05),当烫漂温度为70℃时,青花椒出现明显褐变,质量损失率随温度的
学位
岩豆作为一种有着长期食用历史的农产品,一直未得到较好得利用,且在食品领域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给岩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增加岩豆的附加价值,本文以脱脂岩豆粉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岩豆脱脂粉中提取岩豆多糖。对岩豆多糖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岩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岩豆多糖的加工特性,为岩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岩豆多糖得率的影响,随着料
学位
烧烤猪五花肉一直以其口感丰富、焦香四溢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但其保质期较短,极易腐败变质,且一直缺少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标准化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因此确定冷鲜调理烧烤猪五花肉的标准化配方,研究延长其保质期的技术,是该类食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该产业能得到发展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确定了冷鲜调理烧烤猪肉五花肉的最佳配方及最佳复配保鲜剂配方;研究了冷鲜调理烧烤猪肉五花肉贮藏过程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
学位
为了研究不同种豆科作物与不同品种青贮玉米间作对混合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适宜四川农区及类似生态区青贮玉米和豆科作物间作模式。本研究设置青贮玉米(3个品种)、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6个单作模式,以及3个品种青贮玉米分别与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间作的9个种植模式,共计1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地当量比、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
期刊
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是一类亲水性的纤维类型,因其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提供粘度的能力,常用来改善天然淀粉的结构和营养特性。目前,果蔬副产物常被视为SDF的良好来源,但不同的提取方法由于其作用条件的差异,会使SDF的组成分布和结构特征发生改变,表现出不同的理化特性,从而进一步影响SDF在淀粉制品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和酶提法分别得到四种
学位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利用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开发高效、安全的天然植物源抗菌剂拥有广阔的前景。平阴玫瑰种植广泛,年产玫瑰花蕾达到8000 t,其花蕾入药已有百年历史,有研究报道玫瑰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是未见对玫瑰花蕾提取物的抑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污染食品后能在多种条件下生长并产生肠毒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食品
学位
本文以川藏黑猪为研究对象,选取背最长肌、后腿、硬肋为研究部位,并以市售普通商品猪肉相对应部位作对比,对川藏黑猪不同部位的食用品质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等肉质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瘦肉嫩度较差的情况,采用蛋白酶嫩化技术改善肉质嫩度,并将嫩化处理后的肉制作风味肉脯,在腌制过程中加入大豆分离蛋白、海藻糖、马铃薯淀粉、卡拉胶等辅料,改善肉脯品质,并对黑猪肉脯产品的烘烤工
学位
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直播作业时,影响其作业质量的因素除了撒播装置本身结构外,无人机前飞时旋翼与周围环境形成的气流场也会对水稻撒播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基于CFD-DEM耦合数值模拟仿真,以大疆T16六旋翼无人机和野香优稻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对T16作业状态下旋翼流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了该旋翼流场不同位置下风速分布规律,以及稻种在该旋翼流场中的运动规律,并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
学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型工业的不断崛起,天然淀粉由于其容易水合、膨胀和快速破裂以及失去粘性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纳米淀粉作为改性淀粉的一种,其特有的理化性能让淀粉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目前纳米淀粉的制备方式很多,其中物理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高效快速等优势。因此本研究用高压均质-超声联用制备了纳米板栗淀粉、纳米玉米淀粉、纳米马铃薯淀粉,并且通过响应面实验分别优化得到
学位
马铃薯全粉是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生产过程能耗高,全粉价格高昂,限制了下游主食化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冻融固液分离法是一种新的马铃薯全粉干燥预处理工艺,可缩短马铃薯片干燥时间,节约能耗,降低成本,而且制备获得的全粉细胞破损率低。但该工艺会产生约30%的马铃薯汁液副产物,限制了其进一步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因此,亟需对该工艺产生的马铃薯汁液副产物开展再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本论文主要针对限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