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当代西方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德国康茨坦大学的姚斯(Robert Jauss)和伊塞尔(Walfgang Iser)两位教授是其主要代表人物。其核心理论是以读者为研究中心,从“期待视野”、“视野融合”等角度,通过考察文学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来揭示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接受美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传入中国,随后被广泛应用于翻译。在翻译研究中,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由于时代、教育程度、年龄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期待视野来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来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由于期待视野本来就是文艺批评中的一个理论,所以它可以也应该被用来分析原著,从而使译者更好地理解原著,译出好的作品。借助于期待视野这个理论工具,通过对大量相关理论文献的分析,本论文在第一章对期待视野理论以及Moment in Peking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在第二章深入探讨了期待视野的定义、分类、建构与限制,并就其与翻译的深层关系作了全面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指出了Moment in Peking的文化和语言特色,并从期待视野角度对这些特色的成因作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在结构、文化和语言方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比较了Moment in Peking的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的翻译策略的不同。此外,这一章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Moment in Peking其英文原著和张振玉中文译本的文本错觉现象,作者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并指出这种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张振玉译本在考虑不同读者的不同期待视野方面的成功。最后,本文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分析原著各种特点的成因,能够使译者充分了解源语读者与目的语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总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满足或者提升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取得成功的翻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