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笔下的“英国状况”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丽莎白·克莱格霍恩·盖斯凯尔(1810-1865)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慈善家和传记文学家,其工业小说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状况”。通过细读文本,本文将着重研究盖斯凯尔笔下的“英国状况”,并探究作者针对当时的英国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盖斯凯尔的生平和社会地位,并对盖斯凯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英国状况”一词的来源和盖斯凯尔观察下的曼彻斯特的社会状况。第三章对盖斯凯尔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做了阐释:《北与南》中的移动和流离、《北与南》和《路德》中的疾病描写、《彭·莫法的井》和《半生前》中的精神病患、《莉齐?利》、《老保姆》和《路德》中的堕落女性问题,以及《我的夫人路德洛》、《一夜工作》和《荒地小屋》中的儿童问题。第四章讨论盖斯凯尔夫人提出的社会问题应对之策:即工作和教育。她相信工作具有内在价值和救赎作用,宗教和教育能够解决“英国状况”问题。末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对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英国状况”做了总结,指出盖斯凯尔夫人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元杂剧中成就最高的文学艺术形式,代表了元代独特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明朝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誉之为“花间美人”。《西厢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戏剧之一,它其中的语言艺术更是代表着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的巅峰。目前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从语用学角度对《西厢记》进行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运用语言顺应理论对《西厢记》中的人物会话
学位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浪潮之下,世界经济文化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繁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因子,文化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要素,是国家综合国力评判的重要标准。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媒介,是综合性极高的视听文艺形式,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是典型的多模态
学位
本文以胶州市铺集镇方言语音为研究对象,描写铺集方言的语音面貌,总结历史音韵,并就其中一些共时语音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历时演变进行探讨,最后将铺集方言与周边三县市的声韵调共时特点及儿化特征做了一定的对比分析,使我们对这一地区方言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简要介绍铺集镇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概况;第二,介绍铺集镇方言的概况以及研究现状;
学位
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试图对社会新闻标题中网络流行语强势模因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以及语用功能进行阐述与总结。论文主要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中的社会新闻标题为语料来源,基于《咬文嚼字》出版的2018、2019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100多个有代表性的社会新闻标题进行定性分析。网络流行语作为强势模因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增加社会新闻标题的吸引力,提高了大众的可接受度,有助于
隐喻是人类思维认知的高级工具。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促进了对隐喻的多维度研究,逐渐认识到二语习得领域中隐喻不可或缺的作用,并衍生出隐喻能力的概念。中高级汉语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已经不再满足于日常的交流对话,而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中国社会以及文化。新闻文本是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不仅承载着汉语地道的表达方式,也囊括了丰富的现当代文化内容。然而正是由于新闻文本中大量存在的汉语隐喻表达式成为中高级留
学位
渭南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渭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东府小片。本文以渭南市临渭区话为调查对象,立足于动态语料事实,主要考察体貌范畴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对渭南方言的体貌标记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与分析,力求全面细致地整理出渭南方言的体貌系统。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对渭南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渭南方言归属与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其次对汉语的体貌系统(体貌定义、现代汉语体貌研究、汉语
学位
人的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在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语言也不例外。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常常会因为目的、利益、意志等的不同发生对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表现在语言上,即形成所谓的冲突性话语。《都挺好》是一部集中反映人际间目的矛盾冲突的电视剧,其中包含多样多次的冲突性语篇。本文试图以语用“目的原则”为基础,转写分析剧中的冲突性话语,对其中包含的目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其中的引发与回应策略展开定量分析,同时对
学位
技术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世界完全被技术掌控,异化成为社会常态;二是新的美好世界出现,社会和谐自由地向前发展。出于对第一种可能性的思虑,马尔库塞急切地寻找能够消除异化的方式,而对“否定”意义的研究成为其理论的起点,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即是他初期的研究成果。从第二种可能出发,马尔库塞意识到改变社会不仅要消除异化,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世界。在马尔库塞看来,外在的暴力革命不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