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宝贵的资源,人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并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顺应高中生个性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围绕“什么是主体间性理论?”,“为什么要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向?”,及“如何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实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向?”等问题展开研究,初步探究了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向。本文第一部分回答了“什么是主体间性理论?”这一问题,文章从阐述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和主体间性理论入手,通过对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内涵的解释来科学论证主体间性理论更适合当今时代需求,进而探究了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师生主体性角色的转向,为解决“为什么要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转向?”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围绕高中生主体性的缺失来强调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漠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长期将受教育者置于客体、对象地位,其中四个表现为:缺乏平等的教育地位、注重灌输的教学方法、专营知识的课程内容、有待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而从高中政治课程中存在的政治责任扩张、工具理性泛滥、应试教育束缚和高考制度异化等弊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体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高中生个性发展需要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向的必然性。第四部分回答了“如何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实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转向”,即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向、中介客体的转向、以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主体间交往关系和方法的转向,来充分挖掘了实现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转向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