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酵母基因PHO85a编码一个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蛋白激酶(Cdk),Pho85b与Pho80形成Pho85-Pho80激酶复合物,磷酸化Pho4从而调节其细胞地位。此外,Pho85还参与其他细胞功能调节,包括细胞周期、糖原代谢,以及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等。Pho85的这种功能多效性归于其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因子,迄今为止已经鉴定了10个与Pho85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质因子(Pcl):P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酵母基因PHO85a编码一个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蛋白激酶(Cdk),Pho85b与Pho80形成Pho85-Pho80激酶复合物,磷酸化Pho4从而调节其细胞地位。此外,Pho85还参与其他细胞功能调节,包括细胞周期、糖原代谢,以及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等。Pho85的这种功能多效性归于其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因子,迄今为止已经鉴定了10个与Pho85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质因子(Pcl):Pcl1/2亚家族,包括Pcl1,Pcl2,Clg1,Pcl5 ,以及Pcl9;和Pho80亚家族,包括Pho80,Pcl6,Pcl7,Pcl8,以及Pcl10。我们先前曾独立地克隆到Pcl7(PAP1),并对其功能做了初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寻找Pcl7-Pho85作用底物,底物的磷酸化,以及Pcl7-Pho85对底物磷酸化的功能意义。利用酵母双杂交(two-hybrid)系统,以Pcl7为靶分子寻找其作用底物,从酵母cDNA文库中克隆到一个与Pcl7结合的蛋白质,Ylr190w;根据同源性分析以及公布的数据,发现另一个Pcl7结合蛋白质,Yjl084c。Pcl7与Ylr190w/Yjl084c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体内通过双杂交分析或免疫共沉淀得到证实,在体外通过GST沉降的方法也被确证。Ylr190w全长491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GST-Ylr190w,它可以被Pcl7-Pho85磷酸化;Yjl084c全长1046个氨基酸,体外翻译获得的全长蛋白也可以被Pcl7-Pho85磷酸化;分别表达纯化Yjl084c各个片段的GST融合蛋白质,其中间部分可以被磷酸化。它们的磷酸化均受到无机磷浓度影响:高磷条件时磷酸化程度高,低磷条件时磷酸化程度低。此外,还发现Pho81与Pcl6,Pcl7,以及Pho80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构建Ylr190w的两个突变体,Ylr190w(T12A)和Ylr190w(S/T-A),其中当12位Thr突变成Ala后 (T12A),仍然可以被磷酸化;而突变所有7个Ser/Thr-Pro模式的Ser/Thr后,不再被磷酸化。这表明Pcl7-Pho85磷酸化保守位点为Ser/Thr-Pro模式的Ser/Thr。利用同源重组分别构建ylr190wc和yjl084c缺失株,分析各缺失株的表型:缺失YLR190w后,细胞生长变慢,复制时间变长,G2-M期比例减少,而G0-G1和S期都增加;缺失YJL084c后,未观察的明显变化。Ynl107w(YAF9)是在另一次筛库时鉴定到的Ylr190w的一个结合蛋白质,它与人类辅转录<WP=3>激活因子AF9在蛋白质序列上有类似性。Ynl107w与Ylr190w间的相互作用受到磷条件影响,而与Ylr190w(S/T-A)间的相互作用不受磷条件影响。这表明,Ylr190w的磷酸化对其与YAF9的结合起负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单光子激光雷达是一种先进的主动光电探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探测器接收到的每一个光子信号,具有探测效率高、距离远、微弱信号探测能力强等优点。目标信号提取算法作为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获取目标距离、速度等有效信息,但现有的信号提取算法主要针对有准确轨道预报的目标,对于缺乏目标距离、速度及噪声等先验信息的未知场景不完全适用。因此,本文基于单光子激光雷达测距系统,以无先验信息的高速运动目标为主要研究对
单光子探测技术可以探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和信息科学等自然学科领域的超灵敏弱光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基于雪崩倍增效应的光电探测器件,由于其具备单光子探测能力、便于集成、对制冷系统要求低,而成为实现单光子探测器的理想选择之一。由于InGaAs盖革雪崩光电二极管(Geiger mode Avalanche Photon Diode,GmAPD)探测器
蓝宝石衬底质地坚硬、不易减薄且表面翘曲严重,碳化硅衬底尺寸小、价格昂贵,相较之下,硅衬底价格低廉、晶圆尺寸大、晶体质量高、表面平整度好、工艺成熟,在制备低成本、大面阵、高均匀性Al(In)GaN紫外探测器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硅衬底Al(In)GaN的晶格失配度和热失配度较大,外延质量较差。随着网格化选区生长、中间层、缓冲层、超晶格等技术的进步,硅衬底Al(In)GaN的外延质量、厚度、面积不断
激光雷达、深空通信、天文观测、量子信息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红外光子探测器件的灵敏度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半导体探测器件在中波红外的信噪比难以满足需求。在中波红外的4.3μm大气窗口处,也是二氧化碳的特征吸收峰,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支持国家的碳中和工作。本论文将聚焦于降低探测器的噪声,提升信噪比,寻找理想光电耦合情况下提高给定脉冲光子数量的少光子探测器的探测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对半导体器件
GaN基材料具有直接带隙、禁带宽、光吸收系数大、抗辐射及耐高温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非常适合制备高性能的光电探测器或者电子器件。其中Al GaN材料随着Al组分的变化,其禁带宽度可以从3.4 e V变化到6.2 e V,恰好覆盖200 nm-400 nm范围的紫外波段,因此在紫外探测领域(尤其是日盲紫外区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随着航天、军事以及科研对于研究紫外焦平面探测器的需求,相关的研究报道层
海表温度作为最重要的海洋研究要素之一,对于气候水文观测、生态资源探测和自然灾害监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发射了四颗太阳同步轨道海洋一号系列水色水温遥感卫星。其中海洋一号B星(HY-1B)于2007年发射升空,2015年才停止工作,其上搭载的主载荷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在轨工作9年积累了丰富的海洋遥感数据,对于我国海域的科学研究和沿岸建设,提供
随着航天探测及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散热器已难以满足高热流密度、高均温性的控温需求。环路热管作为一种利用工作流体流动相变实现热量传输的高效换热装置,因其具有传热能力强、柔性连接、传输距离长、可靠性高、无运动部件及无需外力驱动等优点,在航天热控领域及高热流电子产品散热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环路热管运行原理可知,蒸发器及储液器作为环路热管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工质的流动及换热情况将直接影响整机系
红外探测技术具有环境适应性好、探测伪装目标能力强、功耗低、体积小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读出电路是红外探测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因此读出电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红外探测领域材料、器件、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的需求,读出电路正快速朝着更大面阵、更快速度、更低功耗、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而读出电路数字控制是实现更高性能读出电路的重要部分。本文对面向超光谱应用的读出电路数字控制进行了研究,设
在空间探测应用中,需要使用热控系统对低温光学系统和电子学系统进行控温。机械制冷机能够提供较大的冷量,同时保证输出温度的精度和稳定性,是航天热控系统的理想冷源。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两相热传输设备,能将制冷机的冷量远距离传输至受控元件,同时隔离制冷机对光学系统的电磁和机械震动干扰,环路热管管线具有一定的柔性,方便在航天器内灵活布局。环路热管冷凝器是与制冷机换热的核心部件,由于冷凝器尺寸通常远大于制冷机
为了阐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本实验探索了多种方法,包括传统差异筛库、传统cDNA array和cDNA microarray,对穿通纤维切断后大鼠海马的基因表达图谱进行了研究。传统差异筛库在大鼠脑的2300个低丰度表达基因克隆中筛选到了6个在去神经30天海马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但Northern blot 没有证实其中任何一个基因为真阳性克隆。Custom cDNA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