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其不断努力的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青春期正是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感受生命美好的关键时期。然而在我国对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存在着教师在教学中对其渗透不够、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家长和社会关注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1)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受到了生物教师的一致认可。实际教学中,在生物学课上62.9%的教师尝试着渗透生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其不断努力的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青春期正是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感受生命美好的关键时期。然而在我国对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存在着教师在教学中对其渗透不够、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家长和社会关注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1)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受到了生物教师的一致认可。实际教学中,在生物学课上62.9%的教师尝试着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不过仍有37.1%的教师几乎没有渗透过生命教育的内容;经常收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素材的教师占22.9%,偶尔收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素材的教师占42.9%,极少或从不收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素材的教师占34.2%,说明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具有渗透生命教育的情况。2)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通过一个学期的渗透教学实践,学生对生命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提高了不少,认为自己具有生命意识的学生增加了22.8%,对生命教育非常了解的学生增加了16.7%,说明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认为在生物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渗透生命教育的学生增加了33.6%,非常希望老师在生物学课上开展生命教育的学生增加了12.1%,说明在生物学教学中渗本文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材分析法以及教学实践法,对初一学生开展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以赤峰市范围内蒙语授课中学任教生物学的50名一线教师及巴林右旗大板M中学七年级的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中学一线生物教师和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理解程度、态度和对开展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支持等方面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整理分析了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从中摘选出适合渗透生命教育的素材,进而开展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评价了教学实践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透生命教育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不少。总之,学生对于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并不抵触,反而很积极。通过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得到了以下结论:1)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不仅能开拓视野,也能提升专业知识,对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生命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2)可以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3)丰富了学校的教育活动。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探索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异质分组教学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衍化而来,在充分了解、熟悉学生的学情之后,教师依据某几个指标进行分组,同时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其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文献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进行异质分组教学的实践研究,
氮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在细胞中参与蛋白质、核酸和能量代谢等的基本过程,是生物产出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大量氮肥被施用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研究氮素的细胞转化利用机制,培育氮素高效作物是解决氮肥滥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前期实验室发现PHO85耐受低氮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低氮耐受机制。首先,我们发现pho85Δ在低氮环境下比野生菌株BY4741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进一步分析发
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近些年也因此得到了诸多学者、教师、家长的普遍重视。但是,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组织不灵活等问题。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处于为学生打下基础、拓宽视野的重要阶段,其中第二学段肩负着承接第一学段的兴趣培养、开启第三学段的阅读视野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第二学段为研究重点,在梳理总结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多年的一线教
随着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智慧学习环境具备更加丰富的交互式学习资源,然而,这种交互式学习资源也更容易出现冗余信息过多、信息呈现和使用不当、学习者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过重,影响学习者的有效学习。从认知负荷的角度看,为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认知负荷的总量不能超过学习者个体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本论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认知负荷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交互式学习资源的维度,结
合作学习起源于英国,于70年代在美国兴起,由于它可以改变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很快得到各国的关注成为主流的教学策略之一。现在,合作学习成为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根据异质性原则组建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利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在高一生物学教学中尝试应用合
“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要保证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教学评价必不可少。近几年,教学与评价的融合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且成为众多学者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仔细研读高中生物课标,其实施建议部分中,明确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且评价应及时有效,评价方式应多元化。总之,课标中虽未标明“教、学、评”一致性,但字里行间尽显该理念。笔者教育见习时,发现传统课堂存在教学评价缺失或后置现象,教
进入21世纪的社会开始高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来了更多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未来的教育事业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信息技术学科需要我们改革教学范式,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知识,主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而此时深度学习已经在教育领域刮起飓风,热度居高不
2017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建议和要求,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使用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多种评价维度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项目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当前正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劳动在人类发展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还是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动力和源泉。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在促进小学生心智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高段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育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优良的劳动品德,还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小学劳动教育已经受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计算思维成为21世纪学生必备的能力。算法思维是计算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从小抓起的理念,算法思维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国外研究表明小学高段是培养算法思维的关键期,当下我国小学生的算法思维水平与社会要求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加强算法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提升我国小学生的算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