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对大学生受众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网站作为时下最新的网络媒介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际交往工具,从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到国内的人人网、微博、微信,无数高校学生都为之风靡。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站的积极使用者,社交网站对他们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也得到了学界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然而,近年来对于如何从受众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社交网站的不同特征及道德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社交网站对大学生道德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尚十分薄弱,亟待我们加强和深化。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传播效果层次理论,运用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法,深入剖析了社交网站对道德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效应及路径。首先,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认同和道德行为的关系模型进行考察;其次,对社交网站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认同及道德行为关系的整体模型进行分析;再次,对个体属性不同而导致的社交网站对道德影响机理的差异进行探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厘清并通过实证验证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认同及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四者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道德认知对道德情感、道德认同有显著影响作用,道德情感、道德认同对道德行为有显著影响作用,道德情感、道德认同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2、构建了社交网站对道德心理及道德行为的影响效应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了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交网站的有用性对道德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站的互动性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认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站的信任性对道德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站的娱乐性对道德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3、探究了社交网站对道德的影响机理在个体基本属性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性别和学历差异均会导致社交网站对道德的影响机理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厘清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关键变量的关系,拓展和充实了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社交网站对道德影响的效应模型,为高校和政府部门充分合理利用社交网站的功能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道德教育提供了路径及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用醋酸对黑碳进行改性,通过改性纳米黑碳(MBC)对Cu^2+、Cd^2+的吸附/解吸试验,探究MBC对Cu^2+、Cd^2+的吸附特性及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Cu^2+和Cd^2+在MBC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相结合,使当代中国女性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及社会日益开
农村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主题。马克思·H·布瓦索根据信息(知识)的不同特点对制度作了理想类型的划分,本文据此又划分出两种理想类型的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TFP)各指标及比值的变化。方法血浆中组织因子(TFAg)、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激活的Ⅶ(FⅦa)及凝血因子Ⅶ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从理论基础出发,分别论述了竞争战略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内涵,从而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再通过具体阐述影响竞争战略选择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最终提出了企业选择竞争战
本文阐述了在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教师本身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通过结合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从引入化学史、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个方面,探讨了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Unit 4读写课Two new kittens为例,探讨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教学设计。认为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问题,
清末民初,江苏地方政治制度发展延续了晚清宪政改革的趋势,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转型特点。一方面,成立议会,创设司法体系,革新行政机构,推行地方自治为江苏省地方政制现代化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