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信息缺失与补偿——以英汉交传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过程研究是要揭示看似简单的口译步骤之下复杂的信息加工机制,即探讨包括源语的理解、记忆和语言转换在内的全部认知过程。口译信息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对最终的口译质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反之,对于信息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环节进行研究也会促进对整体过程的理解。研究者在口译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发现,译员在进行交替传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口译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员的自信,甚至会在接下来的口译活动中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基于此,研究者回顾了翻译研究及口译研究中对信息缺失方面的研究,发现以往的研究或者将焦点集中于同声传译、或者是信息缺失的某些具体层面,对交替传译中信息缺失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交替传译信息缺失及在缺失产生时如何补偿。
  本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一、交替传译中信息缺失的特征是什么?
  二、交替传译中信息缺失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当信息缺失产生时交替传译译员如何进行信息补偿?
  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为主,问卷调查法、有提示回忆法、半结构访谈法和反思日志为辅的混合研究路径。本研究中参与模拟交替传译实验的实验对象为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前者为5名职业会议口译译员(五年以上会议口译经验),后者为32名有二至三年口译学习经历、口译方向的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5名职业译员均为具备会议口译工作能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活跃译员。学生译员均为翻译专业硕士(MTI)口译专业一年级学生,分别来自国内一所专业外语院校(16名)和一所综合性院校(16名)。
  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本实验邀请所有译员(职业、学生)就一篇英语原声讲话进行模拟交替传译,之后对译文进行转写,并比照之前确定的信息评定标准,分析职业译员组与学生译员组口译过程中的信息再现程度,以确定两组译员在信息缺失方面的特征。研究发现:一、职业译员出现的缺失主要集中在语义信息层面;二、学生译员的信息缺失较为明显地体现在语用层面;三、译员心理焦虑程度与信息缺失成正比。
  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取对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辅之以问卷调查法、有提示回忆法。在实验之后由研究者发放调查问卷,邀请所有参加模拟交替传译的学生译员在实验完成之后填写。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译员对自己的口译信息的判断。同时也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信息缺失产生的原因。研究者对第一组参加实验的4名学生译员进行有提示回忆,分析结果数据,总结、揭示产生信息缺失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一、认知结构是信息缺失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二、焦虑状态是造成译员信息缺失的重要原因;三、倒摄干扰会造成信息缺失。
  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和反思法两种方法。半结构访谈的对象是1名职业译员;反思法的参与对象是学生译员。第一组某外语类院校的10名学生译员在译后撰写自我评价报告,详细分析自己在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分析半结构访谈的记录和自评报告,总结两组译员在出现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分别采取何种应对(补偿)策略。最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采集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显示译员在信息缺失出现的情况下采取的补偿措施为:一、有意补偿(或错误补偿);二、资深译员倾向于进行“隐性补偿”;三、口译学习者较多使用“显性补偿”。
  本研究以英汉交传为例,借助信息加工过程理论探析交替传译信息缺失和补偿。研究结果揭示了译员在交替传译中产生信息缺失的特征、原因和译员进行补偿的特征。本研究结论可以对口译研究、实践和教学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成为实证方面的参考。
其他文献
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Elder&Paul, 1998;Paul&Elder, 2008),是最普遍的教学行为(Sadker, Sadker,&Zittleman, 2010),是观测或检视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Walsh&Sattes, 2005;Good&Brophy, 2008)。然而,国内专家在讨论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时却指出,教师提问存在‘思辨缺席’(黄源深,1998;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往往被视作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指向日常生活中的儿童个体,也联系着每一个成年人的童年阶段。但在以诗歌为例的艺术创作中,无论中西方,对于“儿童”的关注和研究都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坎坷的发展历程。其中对儿童意象的认识上又都有过一个关键性的过渡时期。在西方,儿童意象的转型可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而在中国,尽管对于儿童的诗化描写可寻根至公元前
学位
随着测量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自适应语言测试系统(Computerizedadaptivelanguagetestsystem,简称CALT)的开发与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语言测试领域研究的核心热点方向。相对于传统的纸笔语言测试(Paper-and-pencillanguagetest,简称PPLT)或普通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Computer-basedlanguagetest,简称CB
在过去二十年中,写作困难和写作策略引起了在学术素养领域的广泛关注。相较于英语母语者,学术写作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而言更加具有挑战性。在学术写作的众多体裁中,论文体裁备受关注,且有上升趋势。然而,作为对论文质量起重要预测作用,并且能够引导整个研究进程的开题报告,在实证研究方面却相对缺乏。  本研究以国内一所知名语言院校的三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题报告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最终开题报告
学位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经问世,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讴歌,使小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小说也因此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中,路遥对陕北方言的运用和对陕北传统文化习俗的介绍,为作品本身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交叉地带”的乡土话语,经过提炼加工的陕北方言以鲜活的形象跃入读者的眼帘,除了渲染地域色彩之外,还被路遥赋予了一种特别的
学位
1988年,莫言创作了长篇小说《酒国》。经过葛浩文的翻译,该部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对于《酒国》的英译本,大量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解读。然而,多数研究者通过选用某种翻译理论来对译本进行阐释,且讨论范围多为小说全篇,最终结论均为泛泛,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有少量研究者寻找一个切入点。在研究者选用的切入点中,笔者发现并未有研究者选择从小说中的粗俗语来解读《酒国》,而粗俗语正是莫言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粗俗
学位
巴基斯坦国家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宗教信仰是伊斯兰信仰。在二十世纪初期巴基斯坦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尽管其政治关系与中国很紧密,但是很少有中国国民真正了解巴基斯坦文化和人民。而对于在伊斯兰内外的跨文化交流,学界对其的关注度也不够多。巴基斯坦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丰富,但由于其有着不稳定的安全声誉,使得对其感兴趣者望而却步。  本研究关注的主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最熟悉的主题之一:跨文化适应。本研究的
山下凯伦(Karen Tei Yamashita, 1951—)是当代日裔美国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她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颇具后现代派特色的写作风格见长,以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作、散文、回忆录等各种形式的作品丰富着当代日裔美国文坛。  作为“三世”的日裔美国作家,山下凯伦的小说继承和发扬了“一世”、“二世”日裔作家及其他少数族裔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叙事风格。她的作品把小说和非小说,文学和历史等不
学位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通过”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协议与其他国家开展日益广泛的合作,持续扩大全球影响力。“16+1合作”是其中之一,它连接了中国和中东欧的16个国家。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这些国家,主要是黑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基于Triandis、Kurowski和Gelfand(1994)提出的“多样性分析”理论框架,本文从国家层面的关系和民间关系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和黑山之间的跨文化关系
随着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在全球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它正迅速成为亚洲消费市场的领导者和奢侈品消费大国。这些事实正在吸引着出生于1995年后的新一代购买力,这一代也被市场分析专家划分为Z世代。Z世代消费者的特征和购买习惯跟之前的几代人有着本质的不同。研究表明,要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化生意世界获得成功,商家一定要理解Z世代消费的期望是什么,他们的影响圈,以及决定他们购买奢侈品习惯的因素有哪些。  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