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理论认为,我们的调查也发现: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传统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学生上课无事做”和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忽视差异、消极对待甚至错误对待差异的做法。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的动力。两者如果处在比较协调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便能顺利展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能有效提高,反之,教学过程就难以展开,学生的发展就受到阻碍,各种类型的学业不良也就发生。我们认为,在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班级中,要真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分层次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合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和教学手段,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提出5个操作要点:①学生分层;②目标分层;③教学过程分层;④分层评价;⑤矫正调节、分层提高。对于每一个要点,都有相应的方法指导,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同质分层、异质建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BCAB”座位编排形式;地理教学目标的“ABCD”式表达方法;如何避免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带来的“负面效应”等等。 分层次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符合“掌握学习”理论,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符合合作学习的思想,从而使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实验过程中,我们运用比较法,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按照比较的时空特点,分别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按照比较的性质,采用了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在实验的前后还采用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分层次教学”的优势所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分层次教学是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利于促进尖子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教学策略;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教学策略。 分层次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不仅遵循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还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对教改经验的整理和提炼,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加符合实际。实践上:“分层次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促使了广大教师在迎接新一轮课改时,不仅在理念上到位,而且在行为上到位;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完全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