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卡伦系统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联合针灸在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 方法: 随机将40名符合手术指征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偏瘫)患儿分为手术-康复治疗组(A组)和手术-康复-针灸综合治疗组(B组)。通过卡伦系统分别采集两组患儿术前1-2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三维步态数据(时空参数:跨步长、跨步时间、健患侧步长、健患侧支撑相占比、健患侧摆动相占比;运动学参数:步行周期中的健患侧髋关节最大屈曲角、髋关节最大伸展角、膝关节最大屈曲角、膝关节最大伸展角、踝关节最大背伸角、踝关节最大跖屈角),观察两组患儿分别在术后3月、术后6月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和治疗后两组患儿间同阶段运动功能对比情况。 结果: 最终入组患儿40名,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最终合格样本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5-11岁(平均8.37±1.58岁),身高105-151cm(平均126.90±11.52cm),体重16.5-49kg(平均27.38±7.33kg);B组最终合格样本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11.5岁(平均8.98±1.90岁),身高107-151cm(平均127.40±11.05cm),体重19.5-39kg(平均27.63±4.80kg)。除痉挛型偏瘫症状,A、B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伴随症状。两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在时空参数(跨步长、跨步时间、健患侧步长、健患侧支撑相占比、健患侧摆动相占比)及运动学参数(步行周期中健患侧髋关节最大屈曲角、髋关节最大伸展角、膝关节最大屈曲角、膝关节最大伸展角、踝最大背伸角、踝关节最大跖屈角)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月,在各自的治疗方案实施后,A、B两组均较同组术前在跨步长、跨步时间、健患侧步长、健患侧支撑相占比、健患侧摆动相占比、髋关节最大屈曲角(患侧、健侧)、膝关节最大屈曲角(患侧、健侧)、膝关节最大伸展角(患侧)、踝关节最大背伸角(患侧)、踝关节最大跖屈角(患侧)出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时空参数及运动学参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月,在各自的治疗方案实施后,A、B两组在时空参数各指标、髋关节最大屈曲角(患侧、健侧)、髋关节最大伸展角(患侧)较同组术后3月出现改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时空参数各项指标与A组同期指标相比,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运动学参数方面无显著差异。A、B两组患儿健侧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在治疗方案实施的各阶段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结合康复治疗在改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关节角度(尤其是在屈髋程度减轻和伸膝、踝背伸能力提高)方面效果明确;联合针灸治疗后,在短期内(3个月)较单纯手术-康复治疗无较大差异,经过中长期(6个月)治疗在改善患儿时空参数(跨步长、跨步时间、健患侧步长、健患侧支撑相占比、健患侧摆动相占比)、建立正常步态模式方面优于单纯手术-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