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进行股利分配的形式有多种,包括“派现”、“送股”和“转股”。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往往选择其中之一,或者两种甚至三种的混合形式。对于投资者来讲,送股和转股并不会导致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化,比较直观的表现就是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数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送转后,公司整体的股本总数会增加,但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等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既然送转股并不会增加股东的财富,市场上就不应该有很大的反应。但是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送转股却似乎一直都未被忽略,尤其是每年年报集中披露的时候,送转的股票,尤其是“高送转”股票往往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并且短时间内就可能会使得该高送转上市公司股票涨停。尽管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的现金分红政策,但是股票送转,尤其是高送转现象并没有显著减少,究竟原因何在?上市公司为何热衷股票送转,股票送转与财务效应之间的关系如何?股票送转财务效应是否受行业差异的影响?鉴于以上问题,文章以我国沪深两市2010年实施股票送转的上市公司为例,在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设,然后使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以及回归分析三种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股票送转对财务效应的影响分析、不同行业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分析,以及送转强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效应的影响分析。研究结论显示:(1)上市公司股票送转后,财务效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向好,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从长期来看,都是下降的趋势,只有偿债能力得到了改善;(2)不同行业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有所不同,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股票送转财务效应类似,而信息技术业股票送转财务效应不显著;(3)送转强度与财务效应在短期内有正相关关系,从长期来看,股票送转的强度与财务效应之间没有很明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