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S市K县地坑院聚落的居住方式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国家力量介入下的地坑院非遗保护运动中,当地居住方式如何变迁及变迁的基本原理。民俗关系是本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在已有研究对民俗关系传承型、革命型、认同型的三个理想类型划分基础上,区分出民俗关系生活性、交往性、观念性三维度,拟将其向民俗学理论的分析性概念推进,三维度的划分也是创新点所在。此外,综合社会学视角的“聚落三重性”分析框架,以地坑院案例为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S市K县地坑院聚落的居住方式变迁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国家力量介入下的地坑院非遗保护运动中,当地居住方式如何变迁及变迁的基本原理。民俗关系是本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在已有研究对民俗关系传承型、革命型、认同型的三个理想类型划分基础上,区分出民俗关系生活性、交往性、观念性三维度,拟将其向民俗学理论的分析性概念推进,三维度的划分也是创新点所在。此外,综合社会学视角的“聚落三重性”分析框架,以地坑院案例为经验基础,居住方式的变迁被放置在宏观的乡村聚落演化进程中,变迁过程分别对应了由生活性进程、系统性进程和社区性进程主导的三个聚落演化阶段。采用实地研究的访谈法、观察法获取地坑院民居变迁中的个案故事,辅以县市级政府报告和数据、宣传报道、地方志与其他古籍等二手资料,勾勒出了S市K县地坑院民居发展史和当地居住方式的变化历程。研究发现,S市K县地坑院聚落中,俗民居住方式从黄土文化孕育下的“依土而生”,历经反复变动的拆毁、重建,逐步转变至“离土而居”,再至萌发出对黄土塬文化的认同。20世纪80年代前,K县聚落发展以生活性进程为主导,生活性是传承型民俗关系的核心特征,地坑院是黄土文化的物质载体。80年代至2016年左右,国家力量介入使系统性进程引领聚落发展,当地进入快速毁建的过渡阶段,地坑院文化的观念革命在非遗保护运动中兴起,民俗关系转入革命型。2016年后,近四十年的大规模废弃重建运动在K县已基本平息,共享的新居住理念逐渐形成,地坑院文化作为黄土塬认同的符号象征,其交往性意涵更加凸出,民俗关系向认同型迈进。最后指出,伴随着聚落的演化,居住方式变迁的基本原理在于民俗关系类型在发生转变,即传承型—革命型—认同型。非遗保护运动是推动变迁的重要系统性力量,从生活性、交往性、观念性三个维度,使人们对地坑院文化的社会诉求从物质留存向观念和认同上转移。所以,传统民居保护的真正意义在于保护民俗关系,只要民俗关系没有解体,以地坑院为代表的民居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就能够生生不息。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教育工作。陈云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思想生平的红色纪念馆,具有极其重要的党史教育意义。本文以陈云纪念馆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比较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旨在分析陈云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优势,总结其在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提炼出陈云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的成功经验。本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
标语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传播载体,也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动员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抗疫政策方针宣传与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许多以抗疫为宣传和动员目的的标语口号不但在线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在各社交网站上引起了极大的“围观效应”。对标语和口号的研究,旨在运用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其动员的功能、过程、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
地区金融一体化是东亚地区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日本是该地区最早主导金融合作进程的国家,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崛起,日本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和东盟的力量,“东盟+3”机制逐渐替代原来的“东盟+1”双边机制。东盟+3,即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共同组成的合作机制的简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更加意识到建立东亚金融自助和支持机制的紧迫性,“东盟+3”财政金融合作机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如何提升政府治理绩效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也对我国深化简政放权、加快构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政府规模的角度出发,聚焦政
历史,对个人、国家和民族来讲,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是如此,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一百年,这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总结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初心,百年如一日地坚持了党的根本性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百年的党史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教科书,也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营养剂。是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的利器,学习和研究党史是联结历史和未来的重
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不足的现状突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常处于被动地位。为解决这一困境,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国组成气候谈判合作机制,在历次全球气候峰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机制深刻反映出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领域合作的关系和立场。“基础四国”气候治理机制成立于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这一机制的产生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
长期以来,关于军政关系的研究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从军政关系的制度框架、军队政治文化、军政关系的变迁及诱因等多个维度展开了详尽研究。现代缅甸七十余年的历史先后发生了三次军事政变,每次政变缅甸的军政关系都会发生一次重要变革,这为观察军事政变以及军政关系提供了素材。本研究选取1962年军事政变与2021年军事政变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两次军事政变的异同。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政治精英威胁感知视角观
2017年马克龙总统上台后,大力进行各项改革。以“法国优先”,通过平衡国内党派立场,其颁布改革计划并出台一系列关乎移民问题的举措。整体上马克龙政府的移民政策收紧程度增加,侧重掌控移民控制权,加重打击非法移民,加强合法移民的庇护权,协调欧洲统一,表现出人道主义和中立主义。尽管马克龙总统执政后进行一系列地改革并发布了新的《庇护及移民法案》,但是在移民政策实际施行过程中,存在多种障碍,比如欧盟统一地规制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元。社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过去我国社区空间治理主体单一,社区事务主要是由政府全权参与负责,行政性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社区权利、和谐人际关系的愈发渴望,社区空间治理的主体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并且不同的社区探索出不同主体主导的空间治理方式。本文以上海市33个社区空间治理
当今世界,大国竞争不断加剧,地区安全形势恶化,全球化进程受阻。然而,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频繁流动,世界早已连成了一个整体,各国无法再回到过去完全隔绝且自给自足的状态,发生在某一国家境内的事件极有可能扩大范围而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因此,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就跨国性问题进行的合作属于全球治理框架下的一部分,而国际组织因其具备的中立与客观属性,成为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