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分离鉴定方法对从南宁地区奶水牛场采回经CMT检测为阳性的112份的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主要目的是调查研究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在牛乳房炎中的感染、分布情况以及混合感染情况。本研究共分离出病原菌223株,其中分离出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共30株(11.2%),白色念珠菌共17株(6.4%);从奶牛中分离出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有26株(11.7%),水牛中的有4株(9.1%);从奶牛中分离出的白色念珠菌有15株(6.7%),水牛中的有2株(4.5%)等;埃希氏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球杆菌主要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两者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3.2%和15.1%,单独感染率分别为3.6%和0%,同时感染上埃希氏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的百分率为8.0%。试验对分离出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埃希氏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达欣和氧氟沙星;白色念珠菌除对恩诺沙星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均表现出了极强的耐药性。
虽然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准确、可靠,但也有费时、费力、且确诊周期长等缺点。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可同时检测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参照文献报道的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序列分别针对性地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在单—PCR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建立了双重PCR方法,该双重PCR方法检测中,这两种病原菌之间无交叉反应,用此方法检测其他9种病原微生物,结果皆为阴性;埃希氏大肠菌扩增条带消失,些时体系中对埃希氏大肠菌的最小检出浓度为32.7pg/μL;白色念珠茵的最小检出浓度为107pg/μL。并且本研究对该双PCR各条件进行了摸索成功地建立了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双重PCP Mixtrue体系。本试验采用所建立的双重PCR Mixtrue体系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提取的DNA模板以及对埃希氏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菌落和菌液模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PCR体系能扩增出埃希氏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目的基因片段。并用该双重PCR Mixtrue体系对采回的112份乳房炎乳样进行检测,与传统的分离鉴定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重PCR检测结果与传统的分离鉴定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PCR技术的检测出率更高;该双重PCR Mixtrue体系检测出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共32株,28株来自奶牛乳样,4株来自水牛乳样,检测出的白色念株菌共19株,16株来自奶牛乳样,3株来自水牛乳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