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标志着我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开端。五四时期,中国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新旧思想碰撞的年代。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了封建主义和封建文化,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这一时期,很多西方的科学和思想文化被介绍到中国来。五四前夕,我国的新闻事业已发展了近百年,逐渐趋于成熟。中国的报人积累了很多新闻经验,发出了很多关于新闻学的思考,这些早期的新闻思想成为我国新闻学的萌芽。随着西方新闻学的传入,国人对于这门新兴学科的了解不断加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对于中国的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多个视野中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进行探讨,阐述其对我国新闻学学科建构和新闻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影响。首先,本文在新闻史的视野中分析研究会的历史活动。研究会的主要活动在《北京大学日刊》中都有记载。笔者通过查阅《北京大学日刊》,梳理研究会的历史,将研究会的主要活动阶段和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由蔡元培亲自发起并担任会长,两位导师分别是在美国学习过新闻学的徐宝璜和著名报人邵飘萍。两位导师借鉴西方的新闻学,结合中国的实际,为会员们讲授新闻学知识。研究会出版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徐宝璜和邵飘萍根据当时的讲义整理出版的新闻学专著——《新闻学》和《实际应用新闻学》,成为国人自撰的最早的一批新闻学著作。其次,本文在新闻学学科建构的视野中探讨研究会对新闻学建立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学术团体,它集合了蔡元培、徐宝璜和邵飘萍这三位主要的新闻学提倡者和研究者,会员们多是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其中很多都有新闻实践的经验。研究会在“灌输新闻学智识”的过程中,学科意识不断加强,越发注重学理的研究。研究会创办了《新闻周刊》,希望利用学术刊物传播和研究新闻学知识。1919年12月,研究会出版了徐宝璜的《新闻学》,此书初步建构了中国新闻学的学科框架,并且首次系统的探讨了新闻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和重要问题。《新闻学》还开创了中国新闻学著作的理论与业务相结合的体例。《新闻学》一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理论以及学术框架为后来的研究者所继承,对于中国新闻学的建立和发展影响深远。最后,本文在新闻教育的视野中探讨了研究会的新闻教育活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是一个业余的学生团体,但它传播了新闻学知识,开中国新闻教育之先河。研究会为新闻教育贡献了两位良师——徐宝璜和邵飘萍。徐宝璜更是被称为“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徐宝璜和邵飘萍根据在研究会授课的讲义所著的《新闻学》和《实际应用新闻学》被很多学校列为新闻学教材。研究会为中国的新闻教育作出了最初的规划,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影响了后来的大学新闻教育。研究会还为新闻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后,中国的新闻学就开始初具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