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播时代《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策划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阶层趋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媒体面向特定受众提供新闻产品,大众传媒走向分众化成为必然。新闻周刊作为传统媒体中的有生力量,是以报道时政和经济题材为主、以周或双周为周期的媒介生态。新闻周刊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决定了它的读者群应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社会主流人群。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致力于向读者提供深度的、有思想的报道内容,并依据科学的原则精心策划新闻报道方式和报道结构等,通过对新闻资源的良好配置,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国际上,不少知名新闻周刊凭借对新闻的深度解读和权威报道成为主流媒体。但是在中国,新时期的新闻周刊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起步晚,发展时间比较短,与国外的新闻周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中国新时期的新闻周刊中,《中国新闻周刊》以较强的新闻性和权威性成为佼佼者,因此,本文旨在以分众传播为视角,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力进行研究,总结其优势所在,指出不足之处,通过与其他新闻周刊的对比,展望其发展前景。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选择《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介绍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说明研究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集中阐释本文的理论视角——分众传播理论,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介绍和分析《中国新闻周刊》受众定位的变化,显示其从“大众”走向“小众”的发展过程;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依据新闻报道策划理论,结合《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策划的实际情况,根据前主编钟诚提出的“十字架”结构理论,从视觉、互动、深度报道、评论和信息梳理等方面对《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策划进行详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2006年——2010年周刊封面故事的报道题材、篇数、时效性和报道方式等方面,重点分析封面故事的报道策划;并研究“特别报道”和“专题”两个深度报道栏目的报道策划方式,观察其在报道策划方面如何对目标受众进行观照,满足特定读者的需求;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四章,在第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其在刚创刊时期的报道策划,并适当地将之与其他新闻周刊作比较,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受众定位、传播内容和新闻报道策划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开拓受众市场、精确受众定位、提高报道策划能力、加强与新媒体的整合力度等方面展望其发展前景,试图提出合理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了具有时滞的Hopfield型神经网络模型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去掉了有关文献中关于fi在R上有界性、可微性的条件,给出了更弱的实用性较强的判定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及全
化妆品制造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生产出来的化妆品技术含量更高,功效更强,从而抬高了产品的售价,有机防腐剂的应用也迎合了消费者对天然成分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更多的消费者追
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的音乐外文期刊文献为例,从流通对象、馆藏建设与文献提供模式三个方面对音乐专业外文期刊的文献资源运用进行阐释,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将音乐专业的外
年画是中国民间流传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中武门神年画因有驱邪纳福的功能,同时形象具辨识度,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年画类型。武门神大多为手执兵器,气宇轩昂
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以及就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以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具备相关创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推进创新驱动发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趋势[1]。中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民众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闲暇时走进博物馆参观和学习,通过博物馆来了解历史文化。而且近年来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失
多丽丝·莱辛(1919--)是战后活跃在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200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妇女的人生探索及其命运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跨国公司不断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传统的交易营销理论面临着市场的挑战,随着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开始注重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