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支付实践是婚姻关系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婚姻支付的窗口,可以透视乡村社会婚姻家庭变迁的轨迹。土家族是拥有丰富婚俗文化的民族。本文以场域理论为基础,以文化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个案访谈、文献查阅、参与式观察、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研究土家族聚居区D村的婚姻支付实践的变迁,阐释D村婚姻支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依据D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访谈对象按照结婚年代分为三组:改革开放之前,开革开放到21世纪,21世纪至今。论文首先介绍了D村区域地理状况、人文状况以及婚俗变迁;其次,阐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婚嫁文化、嫁妆内容、彩礼内容以及财富流向,总结不同时期的特征;最后,分析比较三个时期彩礼传承与流变的特征与路径,并尝试分析背后的动因。 D村的婚姻支付实践变迁在场域理论的框架下得到合理解释。在D村的场域中,婚姻价值观的稳定性使得“男女同意”成为婚姻缔结的前提;村庄场域中的隐性支付规则,姻亲关系与嫁妆的互构,使得嫁妆稳定存在,婚姻支付内容流向新婚小家庭;家庭式集体主义使得父辈以新家庭三角结构稳定为目标,家庭生育文化和婚姻支付的资助性被保留。随着制度变迁、经济变迁、文化变迁,乡村场域中的婚姻支付惯习会受到城市婚姻支付文化的影响,支付内容由实物转向货币,彩礼兴起并且高额化。总之,人际网络、婚嫁仪式在村庄场域,D村婚姻支付传统惯习是婚姻支付稳定的根源;社会变迁是婚姻支付流变的推手。D村依旧践行独特的婚姻支付逻辑,土家族特有的印记和文化被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