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妇女从“围着厨房转”,到如今妇女广泛参与政治活动,政治地位获得极大提升。但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自80年代以来妇女参政便停滞不前。本文试图以山东省为例,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审视妇女政治地位状况,创造性地从公共领域的推力、私人领域的拉力和来自于妇女群体自身意识、参与素质的抗衡力的综合作用及各力量的此消彼长来解释当前妇女政治地位的现状,提出“三力”解释框架,丰富特有的“地方性知识”,丰富妇女发展理论。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采取“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理论、建议”的研究思路。通过阅读大量与妇女政治参与相关的文献,寻求衡量妇女政治地位的指标,结合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山东省最新数据,对妇女政治参与的各层次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对各指标进行与男性群体的对比研究,同时基于女性群体城乡分化显著的考虑,对个别指标采取分城乡比较。 本文认为,妇女政治参与发展缓慢。以山东省为例,从选举权的实现来看:投票选举权没有获得充分实现,妇女投票的被动性和应付性因素没有减弱。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省人大,妇女代表比例都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从间接政治参与来看,社会组织化程度低,政治诉求表达有所进步但发展缓慢,政治关注度虽高但多围绕自身利益党,妇女发展的整体诉求被各小群体“利益关心圈”所分解。从直接政治参与来看,党政机关中的妇女比例全国排名中靠后。由于妇女政治参与的指标不同,参与的层次也不同,低层次的参与(如选举权等)较高,但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如党政机关中女性干部)发展滞后。论文剖析影响山东省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指出公共领域资源和机会的占有偏男性化及私人领域生育和家务等的精力占有,以及妇女自身素质与男性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当前女性政治参与的被动现状。最后,文章对妇女和男性关系及.提出探讨,从行动路径上可以从三方面努力:消除公共领域的性别歧视,尤其是潜规则层面的;促进私人领域责任共同分担;提高妇女自身参政能力和参政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