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市居民慈善行为研究——以兰州、乌鲁木齐、昆明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慈善的大讨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慈善之路在何方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要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就必然要了解普通的中国人有着怎样的慈善行为。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理念与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的相互作用下,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慈善行为是怎样的?这种慈善行为有着怎样的特征?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慈善行为做出描述性分析,解读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动力机制。本研究把城市居民慈善行为操作化为慈善活动的参与程度、慈善活动的参与意愿、慈善行为取向以及慈善意识四个维度。  研究表明,在慈善活动的参与程度上,调查对象参与捐赠活动的程度较高,相比之下,在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较低。在捐赠领域的偏好方面,救灾是调查对象参与捐赠活动最多的领域。在捐赠途径的选择方面,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捐赠活动是调查对象参与捐赠活动最主要的途径。在未来捐赠途径的选择上,参加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捐赠是调查对象选择比例最高的捐赠途径。在对自己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的评价上,选择较多的三个动机分别是出于助人为乐的善心、从众心理和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调查对象选择社会上其他人参加慈善活动的动机较多的三项分别为助人为乐的善心、从众心理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捐赠数量的确定上,调查对象首先会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其次考虑受助者的困难程度。在慈善行为的微观促发机制方面,归纳出单位动员模式、灾情回应模式、闲置物品再利用模式、社区动员模式共四种慈善活动的微观促发机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和“善”是慈善行为的重要价值观基础。调查对象在慈善行为中表现出了与西方人有所区别的社会取向,而单位依然是资源动员的重要场所。  本研究只是对城市居民慈善行为的特征做出了一种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并不推论总体。
其他文献
自2004年到2012年,中央连续颁布了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该文件明确指出,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因村派人精准”作为“六个精准”之一,是精准扶贫战略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派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成为其主要方式之一,在国家资源向下输入的后税费时代,驻村工作队在某种程度上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我国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近二十年来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国际上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论。直至今日,积极老龄化是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战略。“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而老年人参与就业是参与维度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选择去再就业,是最能够体现参与的行为,因此
学位
个体化作为中国现代性的一个面向,对中国农村的个体行动、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具有分化与整合的双重作用。它以倡导“瓦解集体、解放自我”的观念使农村个体追求自由、实现个体
自计划经济逐步走出农村市场领域以来,农产品也由被动销售向销售与主动被采购的模式逐渐发展。在长期的生产销售实践中,产生的果农、中间人、农产品收购商等各行为主体在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使得学龄期的青少年面临成长的多重困境。如果缺乏及时的干预和指导,可能引起青少年情绪障碍、行为偏差、性格异常,甚至产生越轨行为酿成严重后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