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慈善的大讨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慈善之路在何方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要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就必然要了解普通的中国人有着怎样的慈善行为。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理念与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的相互作用下,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慈善行为是怎样的?这种慈善行为有着怎样的特征?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慈善行为做出描述性分析,解读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动力机制。本研究把城市居民慈善行为操作化为慈善活动的参与程度、慈善活动的参与意愿、慈善行为取向以及慈善意识四个维度。 研究表明,在慈善活动的参与程度上,调查对象参与捐赠活动的程度较高,相比之下,在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较低。在捐赠领域的偏好方面,救灾是调查对象参与捐赠活动最多的领域。在捐赠途径的选择方面,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捐赠活动是调查对象参与捐赠活动最主要的途径。在未来捐赠途径的选择上,参加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捐赠是调查对象选择比例最高的捐赠途径。在对自己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的评价上,选择较多的三个动机分别是出于助人为乐的善心、从众心理和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调查对象选择社会上其他人参加慈善活动的动机较多的三项分别为助人为乐的善心、从众心理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捐赠数量的确定上,调查对象首先会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其次考虑受助者的困难程度。在慈善行为的微观促发机制方面,归纳出单位动员模式、灾情回应模式、闲置物品再利用模式、社区动员模式共四种慈善活动的微观促发机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和“善”是慈善行为的重要价值观基础。调查对象在慈善行为中表现出了与西方人有所区别的社会取向,而单位依然是资源动员的重要场所。 本研究只是对城市居民慈善行为的特征做出了一种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并不推论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