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大约有1.5-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增强了农村和城市之间资金、信息、文化等要素的交流,促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布局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梳理有关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就业结构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基本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年鉴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在归纳了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失衡,年轻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新生代成为农民工主体。农民工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是有需求的,但是二、三产业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需求增长乏力。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跨省转移增多,仍旧是向东部地区集聚,省内就近转移就业比重减少,在国有和集体性质企业就业的比例减少,农民工一般是在城镇的初级市场就业,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转移方式由兼业式逐步转为全职式就业,由体力型就业转变为技能型就业,由农业劳动力只身转移就业逐步转向举家转移就业。   (2)实证研究了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自身及家庭因素对其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结论是:工作单位性质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个体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收入越高和年限越长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影响越大,外出打工年限超过5年,其跨省转移远远超过省内转移,其转移就业趋于稳定;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家庭非农收入在1万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的人,越愿意选择留在省内转移;家庭耕地面积越大,跨省转移意愿越低。   (3)实证研究了迁入省市经济人口特征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迁入省第二三产业之和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意愿,若迁入省第二三产业之和增加100亿,其跨省迁移发生比将增加0.9%;GDP增长率若增加5%比未增加前跨省迁移发生比的增长1.4%:迁入省的失业率增加,迁入人口将减少;迁入省的对外依存度提高,迁入人口将增加;迁入省人口总量对跨省意愿没有太大的影响,迁入省文盲率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是一种负的影响。   (4)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使之具有不同的供给弹性,两个弹性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将城镇劳动力市场“自然”地“分割”为两个市场,它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反映;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比城镇劳动力低,影响他们在城镇就业能力和就业范围,在城镇高级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在人力资本禀赋差异,决定他们是互补关系,农民工无法替代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劳动力主要表现为替代关系,农民工进城确实会挤占城镇劳动力就业机会,但工资需求过高也部分地影响到城镇劳动力就业;利用异质生产要素模型和希克斯互补弹性公式,计算当前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之间主要是互补关系,农民工进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是相容的,农民工进城对城镇劳动力就业具有积极影响,回归模型证实这一结论;农民进入城镇成为城镇第二三产业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国城镇第二三产业GDP的增长对城镇就业增加有限,亟需调整和优化城镇经济结构,城镇固定资本投资规模对促进就业有着重要作用。   (5)用Markov链的研究方法和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期的预测,结论是:从2009年起,大约再过2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趋于稳定;届时选择在家务农、在家附近打工还是外出打工的概率均趋于稳定,分别是5.89%、45.41%和51.18%,说明未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仍将是他们就业的主要方式:利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1978-2007年我国乡村就业人口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乡村就业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的时候,约有2.5亿人在外打工,约有2.2亿人在家附近打工。   (6)主要结论、建议与进一步研究。归纳全文的主要观点,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笔者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培训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制度创新,有效引导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最后,指出有待研究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最主要创新点是: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影响呈现倒U型,研究结论验证了斯塔克的人口迁移理论;引入异质生产要素模型,首次用希克斯互补弹性公式,对我国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关系进行量化,并首次计算和比较了城镇劳动力供给弹性与进城农民工的供给弹性;首次构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附近打工和在家务农三种就业状态数学模型,用Maikov链的方法预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趋于稳定的时期,从而得出未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外出打工的结论。
其他文献
农业技术推广是连结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桥梁,对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起着关键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制度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临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讲必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实施目标教学之所以有显著的优势,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目的要求具体,把目标交给学生,教师改过去的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兴趣易转移,因此,只有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才能有效的控制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并指出要利用书刊杂志等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而英语报刊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生活、反应时代风貌、语言生动、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高中生阅读,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当中。本文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相关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和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明确目标责任制等,从
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  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评语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
【摘要】 随着物流行业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其中条码自动识别介绍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前景也逐步显现。具体来看,作为物流管理的工具,条码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技术启蒙阶段、技术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近几年现代物流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商业企业物流中心的建设,条码技术的使用更为普遍,由于具有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泛等优势,该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将进入一个快速
目的:分析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超声组和造影组,每
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但是也有教师讲课随意,从而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纲举目张,深入浅出  “纲举目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话语,原意为:纲是网上的大绳子,目是网上的眼,提起大绳子,一个个网眼都张开了。用此词来形容一种教学意境,极为形象。教师辅陈引入把学生领到教育内容面前,就要抛给学生一个或系
新课程教学倡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协作,交流性学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地理课程内容与特点,合理安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从而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呢?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引导创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机械的去记忆一些现成的东西,学生要做的只是记忆,长期以来就养成了不动脑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条路在新课改的今天已经行不通了,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带着问题去学,学会主动的去